第268章 逸聞趣事(1 / 2)

“請讓我徐徐道來喲!我們白族婚姻也實行一夫一妻製,過去婚姻多由父母包辦,男方要付昂貴的聘禮,舉行婚禮時還要花費很多的錢財。現在雖隨時代的發展有很大的改進,但至今仍保留有傳統的古老的風情習俗。男女經過自由戀愛或經人介紹,經訂婚確定關係後,在舉行結婚時,男方要在正喜日之前,請人搭好彩棚。並在結婚正喜之日前一天晚上,要邀請鄉寨中會演戲的人來唱板凳戲,即一人拉琴,幾人扮不同角色演唱,或請人唱帶有恭喜祝賀之詞的用嗩呐伴奏的吹吹腔、大本仙等曲調。人們一邊吃、喝、品嚐著主人擺下的果品、茶水、酒,一邊唱,一直唱到半夜三更,在座的人不分男女老少,品食一碗圓宵,以示預先慶賀大團圓。”m.X520xs.Com

陳玉琰打岔道:“這個習俗我們南方雖然沒有,但是前一天晚上也有舉辦個土地酒什麼的,親朋好友過來喝喜酒助興,至於唱歌倒是沒有的事兒哦。”

薛文斌微笑道:“各地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哎。到了第二天,即正喜之日,從早上起便開始擺宴待客,當來賓開始品嚐果酒後,品食酒菜佳肴時,新郎在一個陪郎的陪伴下,踩著嗩呐吹奏起的‘龍上天’樂曲,一桌一桌地給客人們敬酒、敬萊,而這敬法要跪著雙手托盤把酒、萊、茶一一敬上。迎親時,有的地方新郎不去,迎親的陪郎、陪女在媒人率領下,在嗩呐聲中去迎親。到了女方家門口,嗩呐手要用力高聲吹奏‘蜜蜂過江’、‘大擺隊伍’、‘迎親調’等內容歡快、熱烈的樂曲六次,女方家才由幾位年長的男女親戚數人出來招呼迎新的人進門。然而,有趣的是,有的地方迎親的人剛要邁進門,就被女方家的幾位老人攔住路,用出幾副楹聯或提幾個意想不到的問題等類的語句,如:‘你們從哪裏來?’‘路上碰見什麼?’讓媒人或新郎回答,人們把這一習俗叫‘路考’。這一問一答不僅要靈機應變,而且還要講究決策,對答如流和有風趣,顯得很有學問。若哪一方一下子反應不過來;常常會引起一陣陣爽朗而又充滿喜氣、歡樂、愉快的笑聲。有的地方迎親時新郎必去,同樣碰到‘路考’,人們稱‘考姑爺’或‘考新郎’。”

陳玉琰搖搖手道:“太麻煩了,娶個媳婦還有什麼考試的,這不是讓人出洋相嗎?”

“最難的試題還在後頭哩。你且聽著,當迎親的人們進門後,女方家便由四個或六個小男孩逐一給他們敬獻苦茶、甜茶、糖茶。然後由媒人或新郎給女家父母、兄嫂、長輩拜堂、敬酒,女方父母給煤人小孩披掛一道紅彩。這時新娘要大聲哭起來,人們把這哭稱為‘哭嫁’。一般是先哭父母,後哭兄嫂、弟妹、長輩、女伴,這哭不僅一邊哭,而且一邊成段成段地哭唱父母養育之恩,兄嫂、弟妹之情,夥伴友誼,長輩的關心愛護,今後自己不知如何生活等,若遇到妯娌不和就趁這時也借哭之機,用調子哭唱出自己心中的不平,然後才隨迎親的人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