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的父親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叫子路、二兒子叫子修,三兒子叫什麼名字?”

“有人強暴了婦女,根據大漢的現狀,應該定什麼罪?選項一,交罰金百錢;選項二,拉去挖十年礦;選項三,處死。”㊣ωWW.メ伍2⓪メS.С○м҈

“大和尚每人吃四個饅頭,小和尚每四人吃一個。有大小和尚一百人,共吃了一百個饅頭,問大、小和尚各幾人,各吃了多少饅頭?”

“看看,這都是些什麼鬼題目!”

考核完畢後,儒家弟子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吐槽。

他們是儒門,學的是四書五經。

如今漢國居然拿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來考他們,簡直就是對儒家的侮辱。

所幸此前就說好這次考核的成績並不會對外公布,隻供漢王查閱,所以這幫儒家弟子才沒有鬧起來。

就在此時,有人發現不遠處有一道身影正默默地朝營帳走去。

“這不是李斯嗎,這麼早回帳幹嘛?”

“肯定是考不好,心情煩悶了唄”

這隻是一個小插曲,這些人也就是隨便說了兩句就略過了此事。

畢竟李斯家境貧寒,在小聖賢莊時一向不引人注意。

然而誰也不知道的是,當天傍晚李斯與張蒼便受到了曹超的召見。

“學生李斯(張蒼),見過大王。”

“免禮!”

一道平和的聲音傳來,兩人直起腰板,下意識循聲望去,當即愣了愣。

不遠處的青年一身白衣,腰佩寶劍,劍眉星目,長發披肩,隱隱間還有種飄逸出塵的氣質。

這就是漢王?

兩人心頭一震,互相對視了一眼。

麵前的青年好年輕,看樣子也就十五六歲的樣子,比他們兩人還要小個十歲。

如此年輕,怎可能建立起諾大的一個漢國?

兩人第一時間就不信。

要知道漢王的豐功偉績早就已經在儒家傳開了。

能做到這個地步,智慧、膽識、謀略、兵法缺一不可。

這裏麵有些可以通過學習得來,有些還需要豐富的閱曆才行。

而麵前這小子滿打滿算也就十五六歲,哪怕從娘胎裏開始學習,也不可能具備這些。

要不是師叔無名在此,兩人還以為是漢王特意找了個替身來消遣他們。

就在兩人將信將疑之際,曹超再度開口

“今日請兩位前來,是因為寡人有個問題想請教二位。”

“大王請講!”

兩人都是年輕人,見這位漢王說話如此直接,沒有那麼多的繁文縟禮,也是心中歡喜。

“何為君,何為臣,何為民,何為國?”

聽完曹超的問題後,兩人隻是略做沉思,最終李斯搶先一步,拱手說道:

“萬萬人之上者為君,君之下為臣,君不正,天下不寧。國無寧日,家無寧時。君不公,民不從。君不正,臣不忠,臣投外國。”

曹超聽罷,不發一言,轉而看向張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