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很清楚這點,就連他自己,對於種地這些務實的工作,都是一知半解,就更別提其他人了。
“我覺得姑複郡有一點做得很好,值得學習。”沉默片刻,杜如晦說道。
“哦!”房玄齡從思索中回過神來,看向好友。
“除了遂久城,姑複郡其他城池的官員,一開始都是小吏,從最基層做起,做得好就升職,而且王兄弟說了一句,我記憶深刻,沒有經過基層鍛煉的人,很難做好大官,他幾個兒子,曾經都做過小兵,做過小吏。收稅的裏正,看城門的士卒,抓捕罪犯的差官,審判案件的判官。”杜如晦回憶著說道。
“是個好辦法,不過拿到朝堂並不太合適。”房玄齡說道。
朝廷也有相似的措施,官員外放,三年一調動,隻不過沒有做得那麼徹底,畢竟九品中正製的影響,依舊存在,舉薦還是一個重要的途徑。
“陛下重視科舉,明年開科取士,我以為可以采用這個辦法,所有參加的人,全都外放,而且從小吏做起,一年一考核。”杜如晦眼中精光閃爍著說道。
“你的意思是無論是否考中,全都收下?”房玄齡略微驚訝的問道。
“正是,能來參加科舉的,多少有些真才實學,即便不中,做一個小吏應該沒有問題,說不定其中就有一些才能不錯而務實的人。”杜如晦很肯定的說道。
“嗯,有道理,陛下應該會同意,不過如此多人外放,到哪裏合適呢?”房玄齡摸著胡須說道。
兩人沉默片刻,隨後相視一笑,一口同聲的說道:“南洋!”
“此事不宜提早外泄,最好是開考之後,再對外公布。”房玄齡提醒道。
突然想到,姑複那邊,百姓跟著士卒高喊口號,激情四射的樣子,杜如晦心裏頓時有了主意,笑著點了點頭。
皇宮之中,剛剛沒有走多遠的長孫無忌,就被一個內侍,以皇後的名義,叫了回去。
知道這是李世民想和長孫無忌單獨談談,所以房玄齡與杜如晦才同路離開。
長孫無忌被單獨留下,他其實心裏自己明白是為了什麼,這會他已經冷靜下來,微不可查的歎息一聲,跟著內侍又走了回去。
“臣長孫無忌,見過陛下。”
“又沒有外人,輔機不用多禮,快過來坐,剛才朕讓人送禦膳過來,你陪我吃點。”李世民笑著說道。
“臣遵旨。”
“輔機,你我認識多久了?”長孫無忌坐下之後,李世民看著遠出,思索片刻問道。
長孫無忌抬起頭微微一想,隨即回答道:“臣與陛下初識,應該是大業五年,家父與太上皇剛剛為您定下和皇後的親事。算起來已經二十二年了。”
“是啊!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你我都老了。”李世民感歎道。
“陛下春秋鼎盛,正是年富力強之時,可一點都不老。”長孫無忌笑著說道。
“你我相識於布交,對朕,對朝廷,都功不可沒,隻是你身份特殊,朕不得不顧慮他人的想法。”李世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