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標王競價(2 / 3)

她原本想要的是,把各個企業家回報上來的價格,總少到多依次排列開來。

但是,問題在於如果這樣先進行排列的話,就有了瓜田李下的嫌疑,就容易讓人覺得她動了手腳,做不到公平公正公開,也就沒有公信力了。

而剛剛的信封,在各個企業家交上來之前,工作人員都會在他們的麵前,用蠟油將信封封住,然後再在他們的麵前寫上他們企業的名稱。

如此一來,就顯得公正了許多。

翁玲見所有的信封都已經彙總上來了,她舉起喇叭說道,“所有的競價信息都已經提交,我們現在開始公布各家的競價價格。”

“第一位,也是最後一位提交競價價格的是……奉藥三廠,價格是……三百五十萬!”

電視機的屏幕裏,先是翁玲說這句話時候的樣子,然後轉變成了企業家的模樣。

這位企業家昂首挺胸,顯然對於他填下的三百五十萬元整的數字有極大的信心。

要知道,他在自己所在的盛豐投放廣告,哪怕是省級台也就是一二十萬的價格。

哪怕就這些,省台也很熱情。

按照他的想法來說,中間電視台,級別比省台大了一個級別,那我多添加一位數不就可以了?

最關鍵的是,奉藥三廠前不久還是國營企業,他這個當廠長的好不容易把廠子做虧損了,然後自己以廠子做抵押,從銀行裏貸款了十萬元,花了其中五萬把廠子買下來。

把廠子買下來後,他用最快的速度讓廠子恢複正常的生產和收支,但是哪怕藥廠的利潤不低,幾個月的時間裏,廠子裏的賬上現金也不過四百萬。

他不覺得其它來的人,賺錢能力比自己的藥廠要好上多少。

自己僅僅留了五十萬當流動資金,已經是很夠意思,很給中間電視台麵子了,他怎麼能不驕傲自豪呢?

電視機前的觀眾們,聽到三百五十萬這個數字的時候,心裏也是一驚。

雖說如今已經是九十年代了,萬元戶好像不是一個稀罕物了。

可是,萬元戶雖然不罕見,但是十萬元戶就少見了,百萬元戶那更是傳說級別的大富豪了。

至於能夠一口氣拿出三百五十萬,就是為了做一個廣告的老板,他們在現實裏更是見都沒見過。

這種從未見過的稀罕事,讓電視機前的觀眾們印象很深,他們記住了這位喊價的人是奉藥三廠的老板,他們在尋思下一次生病的時候,要不要買一買奉藥三廠的藥。

翁玲停頓了一會,才拿起了下一個信封。

她沒有想到第一個揭開的信封廣告費竟然這樣的少。

如果,其它家給出的價格都是百萬級別的話,今天節目結束後,這些廠子怎麼樣她不知道,她自己的下場會很慘。

她在開封下一個信封前,下意識地往陳愛那邊看了一眼。

雖說陳愛這幾天身邊那個如影隨形的男人好像並不在會場,但是她看到陳愛那安靜地模樣,自己也竟然安靜了下來。

她掀開了第二個信封。

她先說到,“大帆摩托車。”

停頓了一下說道,“五百萬!”

她恕我按,鏡頭就落到了大帆摩托車那邊。

大帆摩托車的老板也是昂首挺胸的模樣。

不過,他與朝著翁玲的方向昂首挺胸的奉藥三廠的廠長不同,他更有鏡頭感,朝著衝著他推進的攝像頭方向露出自信的笑容。

大帆摩托車是陸地這邊最開始製造摩托車的廠子之一。

最開始的時候,采用的是整車拚裝的工藝。

當然了,這是比較好聽的說法,不那麼好聽的說法就是私自從陸地外麵搞到摩托車的零部件,然後拆散了化整為零運進來,再在陸地這邊進行組裝和售賣。

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零部件全從外麵弄回來成本太高了,所以先從最好仿製的零部件開始,一點點的仿製。

經過了五六年時間的發展,大帆摩托車漸漸變得完全生產自主化了。

從發動機到離合器再到車子的外殼,都能夠完全的自主化生產。

而其它競爭對手,還有許多零部件需要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