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幕後之人(2 / 2)

許是真真被皇帝的死給嚇沒了魂,也或是真是橫行霸道慣了,也或是帶著些許刻意,這幾人竟無視了在一旁站立的朱由校。也沒有見禮,徑直撲到了泰昌身邊。

無論在泰昌皇帝生前,她們如何受寵。可如今,嗣皇帝是朱由校。即便是還沒有正式舉行登基典禮,可也容不得幾個後宮中的女人如此無視。

朱由校眼睛眯了起來,看著撲在皇帝身邊,隻是幹嚎卻沒有幾滴淚落下的女人們,並且時不時偷看自己兩眼,怎麼看都像是在刻意在他麵前表演。

朱由校突然嗤笑一笑,像是想明白了什麼。能在宮裏生存下來的人,哪個不是人精。怎麼會對自己這個儲君視而不見,想來是刻意的受人指示,來他麵前表演,想要探一探他這個儲君的態度了。

從一開始的不經內侍通報,堂而皇之進入乾清宮,到對自己視而不見的態度,這充分說明了幕後之人的一個態度。

這是在向我展示對方在宮廷中的力量嗎。朱由校不禁自語道。

這就迫不及待的開始向我展示力量了嗎。

至於這幾個女人背後的人是誰,朱由校不用想也知道,不過是鄭貴妃或是曆史上鬧出"移宮案"而想當太後的李選侍罷了。

沒有心思理這幾個被人充當傀儡的女人,朱由校吩咐道:"來人,傳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進宮覲見"

讓朱由校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自己的話說了出去,卻沒有一人應答。殿內跪滿了的內侍沒有一人起身去傳旨。同時,剛剛還在哀嚎痛哭的女人們仿佛被人扼住了喉嚨,突然安靜了下來。

殿內的內侍們全都以頭伏地,仿佛要把身體整個的融入大殿的地磚內,但是卻沒有一人起身。

前世曾經聽聞政令不出紫禁城的笑話,結果到了自己這,變成了政令不出乾清宮。朱由校暗自發笑。同時,也緊張了起來。看來,形勢遠比他自己想象的嚴峻。

此時殿內的大臣們除去剛剛領旨去處理泰昌皇帝身後事的閣臣們已經跟著英國公一同出宮去的武勳們,已經不剩下幾位了。全是皇室近親。

他們見狀,本想嗬斥內侍,但看著跪滿一地卻無一人發出聲響的內侍們,意識到了自己仿佛是已經介入了皇室權利的鬥爭中。以前隻聽過大臣抗旨的,什麼時候聽過太監們敢抗旨不尊的。除非,他們身後有大的後台。於是也分分選擇閉口不言。

毫無疑問,被這麼多人無視的朱由校有些許難堪。這是對身為儲君的他的第一次挑釁。

倒是有一位皇親似是感到皇室尊嚴受到了挑釁,也顧不得君前失儀,徑直站了起來,同時大聲嗬斥:"都反了,沒人領旨是吧,本王自去傳旨。"對著朱由校行了一禮後,便向殿外走去。此人正是朱常洛的異母弟,受封為端王的朱常浩。

隻是剛走了兩步,就發現自己的路被幾個太監們擋住。他們一言不發,隻是用身體擋住了自己前進的路。

"放肆,誰給你們的膽子敢攔本王。"朱常浩又驚又恐。

內侍們卻一言不發,隻是用身體擋住了這位年輕親王的腳步。

朱由校的臉陰沉了下來,他沒想到,宮內的局勢竟惡化如此。

正在此時,自己的身後突然傳來了一聲有些顫抖的嗬斥聲:"放肆,誰敢對端王不敬。"

朱由校回頭一看,竟是臉上還帶著淚痕的司禮監秉筆太監王安,顫顫巍巍的走了過來。

"殿下請寬心,老奴自去傳旨,一切有老奴在"對著朱由校施了一禮,許是怕年幼的儲君受到驚嚇,這位朱家皇室最忠心的大管家,竟主動伸出了手,握了握朱由校的手。

隨後徑直走到了阻攔端王的幾個內侍眼前,仿佛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狠狠的招呼了幾個巴掌。

"不長眼的東西,忘了你們的主子是誰了嗎,還不給我滾"清脆的巴掌聲以及王安的怒喝聲響徹整個乾清宮。

小太監們或許有膽子阻攔一位無權無勢的年輕親王,卻是不敢阻攔麵前這位權勢滔天的司禮監大襠。

於是對視一眼,忍著臉上的劇痛,唯唯諾諾的撤到了一邊,為王安清出了一條路。

仿佛一切是安排好的,就當王安剛剛走出乾清宮片刻,殿外就突然傳來了一個小太監的聲音:"太後駕到!"

。您提供大神柯久的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