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這些晉商,近期可能還有交易,再也忍耐不住。魚也差不多都咬鉤了,沒必要再釣下去了,該開始收網了。
"給朕傳旨駱思恭,讓他帶著當地錦衣衛,把這些人全給我拿了。"
"傳旨代王府,晉王府,讓他們也從旁協助,便宜行事。"
"傳旨大同總兵麻承恩,讓他即刻自查。"
連發了三道聖旨後,朱由校還是有些不太解氣。
"讓馬祥麟親自去山西看著,然後跟駱思恭一起回來複命。"
山西等地徇私枉法的官員,則要等到仔細查證過後,再做處置。他要把所有參與過這條利益鏈的人,一網打盡。
至於山西的總兵們有沒有參與這次走私,朱由校不太敢保證。但是至少大同的總兵麻承恩這個人他還是知道的,麻氏家族上下幾代人都為大明盡忠職守,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江門。
這樣的人,或許可能會暗地裏收受些賄賂,吃些空餉,但是要說他背叛朝廷,私通後金,朱由校是不信的。
不過這些晉商們手裏握著的土地該如何解決,倒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他需要一個有能力,並且信得過的人來幫他解決。說到底,還是明朝已經逐漸腐朽,各級官府的執行力已經不足。隻能親自從京中派人去解決。
"傳旨遼東,讓帝師孫承宗即刻趕赴山西,全權負責山西晉商一事。"
朱由校想了想,還是決定讓孫承宗去解決此事。
"皇爺,代王,晉王那邊也參與進來,是不是不太合適?"王安小心的問道。
自古以來,明朝皇帝都是對各地藩王看的很緊,隻給錢,不給權,像養豬一樣養著他們。
但是經過了二百多年的發展,明朝宗室的俸祿已經變成了朝廷經濟的負擔,讓明廷有些不堪重負。而且他們手中握有著數量巨大的土地,卻不上稅,拖累著中央朝廷。
偏偏這些與國同休的藩王們在大明朝搖搖欲墜的時候,還心安理得的享受著這一切。在各地農民軍紛紛起義的時候,這些王爺們依舊橫征暴斂,我行我素。直到農民軍真的打到了城下的時候,才開始慌了神,但那個時候已經為時已晚。
朱由校深知這些王府手裏有握有巨大的財富,他們身為宗室,他們自然也要承擔起來一些責任。
這一次,便是一個信號。
"無妨。在他們的眼皮底子下出了這樣的事,誰知道背後有沒有他們的默許?"朱由校冷笑一聲說道。
"朕倒是要看看,他們給朕一個什麼樣的交代。"
聽得朱由校如此說,王安也不多作勸阻,轉身下去傳令。
客觀的說,曆史上的天啟剛剛上台的時候,明朝的局勢還沒有那般嚴重。後金的韃子做夢也沒想到,他們會在二十多年後,入住中原。
但是事情就是這般的有戲劇性,從天啟朝開始,明朝就經曆了小冰河時期。天災不斷,關中大旱,黃河決堤,百姓流離失所。在這樣的條件下,活不下去的農民們紛紛起義,這才給了關外的女真人入住華夏大地,問鼎神器的機會。
朱由校便是要趁著還有時間,早做準備,應付很快就要到來的小冰河時期。
。您提供大神柯久的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