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傳令遼東經略,令熊廷弼分兵救之。"
東閣大學士朱國祚也走了出來,向朱由校回稟。
接連兩位大學士皆是主戰,頓時令得一些心中有不同想法的朝臣們打起了退堂鼓。
朱國祚的話語也得到了兵部尚書孫承宗的認可。
"陛下,遼東形勢複雜,局勢變換隻在朝夕之間,可令熊廷弼全權負責。"
孫承宗更為清楚的表現了自己的立場。
朝鮮一定要救,但是如何救,怎麼救全都交給熊廷弼負責,由其全權指揮。
倘若事事都要請示朝廷,由朝廷統一討論之後,在做決定的話後,恐怕女真人的八旗早就踏過了平壤,殺進漢城了。
聽到這裏,朱由校也不再猶豫,當機立斷的發號施令。
"傳令遼東經略熊廷弼,令其自擬作戰計劃,支援朝鮮。遼東兵馬皆受他一人節製。"
聽到朱由校的命令後,孫承宗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他乃是知兵之人,知道朱由校的這項命令對於一名將官來說有多麼重要。
熊廷弼可以將他的軍事才能發揮的淋漓盡致。
"傳令登萊巡撫袁可立,令登萊軍出兵一萬,趕赴遼東,一並受熊廷弼節製。"
朱由校沒有忘記在山東白蓮教起義中,立下汗馬功勞的登萊軍以及登萊水師。
設立登萊鎮的初衷就是為了掣肘與登萊隔海相望的遼東半島。
更何況登萊軍已經向朱由校證明了他們的戰鬥力,值得被信賴。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如今的登萊軍也是時候與他們真正的宿敵,碰一碰了。
"再給朕傳旨駱思恭,令其從錦衣衛中選拔好手,趕赴遼東戰場。"
在萬曆年間的朝鮮之役中,明朝的錦衣們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們代替大軍的崗哨們獲取情報,為明廷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場戰役,也是駱思恭一生之中最引以為傲的一件事情。
"再令神機營總兵馬祥麟率領神機營趕赴遼東戰場,隨軍出征。"
既然是要打支援戰爭,那麼明廷最犀利的紅夷大炮所能起到的作用就極為有限了。在這種情況下,馬祥麟的神機營所能起到的作用就被無限放大。
"隻是可惜宣府重地,不能輕動。"
朱由校突然想到了宣大總兵楊肇基的身影,沒來由的一歎。
如今最能打的幾萬京營士兵皆是由楊肇基率領著駐紮在宣府和大同,防備蒙古人。
畢竟誰也不敢保證,嚐到了甜頭的女真人或者蒙古人會不會再度突襲宣府。
還有幾萬京營則是被魯欽率領著,駐紮在南直隸大營。
如今軍權剛剛被收回,為了以防生亂,南京一定要有朱由校的心腹軍隊駐紮。
北京城外的大營中,雖然仍有將近十萬人的京營士兵,但是他們是朱由校能夠端坐於紫禁城中的底氣,輕易不可調動。
因此,一時之間朱由校竟然想不到,還能從哪裏調集軍隊,為熊廷弼分擔一些壓力。
。您提供大神柯久的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