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深宮之中的齷齪事,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走吧,皇帝將那個孩子交給了老身,咱們也不能令他失望。"
"老身倒是要看看,誰敢將主意打到那孩子的頭上。"
隨手喚過陪伴了自己一生,同樣白發蒼蒼的女官,劉太妃緩緩起身,朝著剛剛那名嬤嬤離去的方向走去。
兩名行將就木,互相攙扶的老人,雖是步履蹣跚,但卻顯得格外堅定。
...
...
乾清宮暖閣之中擠滿了先行被傳召至此的朝臣們,這些於朝野之上揮斥方遒的大臣們此時均是一臉興奮之色,不時同身邊的同僚談笑幾句。
遼東大捷,皇後平安誕下嫡長子,這兩件事竟然同時發生,這難道不是大明當興的征兆?在場的所有人都是與榮有焉。
說不定日後史書上記載這段曆史的時候,便會濃墨重筆的提到他們的名字。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這是為臣子者,一生莫大的榮耀。
"吱呀"
忽然,乾清宮的大門被緩緩推開,從外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令得在場的朝臣們為之一凜,皆是下意識的止住了自己的私語聲。
"臣等,為陛下賀。"
待到那道矯健步伐的主人落於案牘之後,位於群臣之後的內閣首輔周嘉謨率先起身,衝著案牘後麵的天子,躬身行禮。
短短的幾個字,竟是有些顫抖。
"臣等,為陛下賀!"
片刻之後,暖閣中響起了異口同聲的賀喜聲,而後便是經久不息,竟然有些餘音繞梁。
"眾卿,平身。"
朱由校盡量讓自己的聲音聽上去不那麼激動,但是其有些顫抖的話語,還是出賣了他的內心。
先是聞聽熊廷弼打到了赫圖阿拉,擒獲女真大妃阿巴亥,乘勝而歸。而後自己的結發妻子更是為自己誕下嫡子,令得大明後繼有人。
接連兩件喜事,竟是令得朱由校有些處於雲間之上的感覺,生怕這一切都是虛妄的,而後便會跌落凡塵。
"陛下,遼東經略熊廷弼調度有方,遣精明良將,突襲女真國都赫圖阿拉,擒獲女真大妃阿巴亥,實乃朝廷棟梁,當大賞。"
兵部尚書孫承宗紅光滿臉,主動起身為熊廷弼請功。
到了這時,沒有人在旨意熊廷弼的能力,哪怕是之前一直對熊廷弼頗有些意見的次輔朱國楨也是閉口不言,臉上非凡沒有任何不滿,相反還下意識的點了點頭。
他之前針對熊廷弼也僅僅是因為其數次放任女真人繞過遼東,卻無動於衷。眼下熊廷弼立此奇功,他自然是沒有什麼可說的。
在絕對的戰果麵前,沒有人敢"指鹿為馬"。
所謂的擁兵自重,私通建奴在此時看來,卻是那般的可笑。
"陛下,皇後娘娘誕下麒麟兒,乃我大明之福,應當早日立為太子,以定國本。"
相比較孫承宗,經曆過"國本之爭"的周嘉謨顯然更在意皇後張焉剛剛誕下的嫡長子,與大明的繼承人相比,關外的女真人便顯得沒有那般重要了。
。您提供大神柯久的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