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一石二鳥(2 / 2)

考慮到安南國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國內農作物豐盈的優勢,朱由校曾有過一瞬間的衝動,準備派兵遠征安南。

隻是後來在孫承宗,畢自嚴等人的勸說下,無奈作罷。

與安南莫氏一樣,眼下的大明同樣是內憂外患不斷,遼東女真虎視眈眈,關外蒙古人野心不改,國內的海商勢力也是日漸猖獗,不允許朱由校"肆意而為"。

既然無法在安南獲取足夠的糧食,朱由校便將打上了海禁的"主意"。

他完全可以通過發展海商貿易,從海外攝取足夠的糧食,從而緩解國內的民生問題以及經濟問題。

隻要能夠保障國內的穩定,那麼在原本曆史上令得大明這個龐然大物轟然倒塌的"農民起義"便不會上演。

諸如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人也會如同芸芸眾生一般,泯滅在曆史的長河之中...

"景會,你的意思是,隻要我大明放開海禁,朝廷每年可從中進賬數百萬兩白銀?"

不知不覺間,周嘉謨的聲音已然出現了一絲顫抖,看的司禮監秉筆王安一陣心驚,生怕這位老大人會因為受不了刺激,而暈厥在此。

"不敢隱瞞首輔,這隻是景會初步估算,實際數字,隻多不少。"

深吸了一口氣,畢自嚴迎著一眾“審視”的目光,狠狠的點了點頭,給了暖閣中眾人一個肯定的回答。

"善!"

"大善!"

出乎所有人的預料,聞聽此話之後,剛剛態度最為堅決的周嘉謨猛然發出了一聲厲嗬,而後衝著天子躬了躬身,便是毫不猶豫的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之上。

瞧那架勢,似乎是"擂台"有些打累了,準備休息了。

見狀,案牘之後的朱由校不由得無奈的搖了搖頭,嘴角也是浮現了一抹淡笑,這個固執的老頭倒是有些意思。

與默不作聲的周嘉謨一般,暖閣之中的其餘臣子們也是臉上湧現著興奮之色,呼吸急促,下意識的看向案牘之後的天子。

作為執宰天下的六部堂官們,他們都知曉放開海禁對於大明定然是獲利良多,但是也沒有想到竟然是如此恐怖的一個數字。

在數百萬兩白銀麵前,所謂的祖製與麻煩就是一個笑話。

國朝傳承至今已然二百餘年,打破的祖製還少嗎?

遠的不說,太祖在皇明祖訓當中明確固定了,宦官不得幹政,甚至不得識字。但是自成祖朱棣起,哪位司禮監大襠是一字不識的?

若是不識字,如何能夠代替皇帝行使"批紅"之權。

"此中巨細,由內部仔細商議一番,而後遞個章程上來。"

見到暖閣中的所有朝臣們似乎都已經被說動,朱由校眼中也是泛起了一抹精光,衝著下首的畢自嚴點了點頭,毫不猶豫的將"重任"拋給了他。

畢自嚴對此倒是沒有太過於意外,身為戶部尚書,這本就是他的分內之事,交給別人他還不放心。

隻是他還是有些不解,為何天子一定要與日本通商呢,甚至著重強調了日本。

似乎猜出了畢自嚴心中所想,案牘之後的朱由校微微一笑,迎著畢自嚴的眼神,緩緩給出了一個令得所有人都摸不到頭腦的回答:"日本,有礦。"

。您提供大神柯久的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