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帥,卑職以為,此事大有可為。"
半晌,見得李適遲遲不做聲,韓明璉不由得自臉上湧現出一抹焦急,頗為急促的衝著主位之上的李適說道。
雖說李適被排擠出了朝鮮中樞,但是李倧許是出於忌憚的原因,卻是沒有接觸李適手中的兵權。
眼下單是在這寧邊,便有一萬兩千人駐紮。
這些人都是昔日隨同李適一同控製漢城局勢,擁立李倧上位的有功將士,卻是全都被李倧打發到了這寧邊,於山穀之中吃沙子。
據韓明璉知曉,這些士卒們平日裏可是沒少發牢騷..
"元帥,您莫忘了那些勞民.."
似乎是想到了什麼,韓明璉的眼中突然泛起了一抹精光,十分興奮的說道。
要知道,被一同打發到這寧邊城的,除了李適這些有功之人,還有前任朝鮮國主光海君李琿的一些死忠,以及他們麾下的親軍。
勝者為王,敗者寇。
光海君因為政變被推翻下台,他昔日裏的一些黨羽自然是受到了清算,連帶著一些無辜的士卒們也是受到了牽連,均被發配至這寧邊。
李適的任務便是帶著麾下的士卒們,監督這些"勞民"修建城池。
聞聽此話,一直默不作聲的李適也是猛地抬起了頭,神色複雜的盯著下首的韓明璉,呼吸有些急促。
韓明璉所言不差,寧邊除了他麾下的一萬兩千士卒,還有整整八千"勞民"。
這些人可是接受過係統訓練的朝鮮禁軍,隻要為他們提供武器裝備,便能即刻化身為戰場之上的"精銳之師"。
縱然對付不了女真人以及大明的遼東軍,但是欺負欺負王都漢城裏的那些新兵蛋子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一念至此,李適的臉上便是湧現出了一抹不屑的笑容。
他已然接到消息,自從他被排擠出了中樞之外,信任的朝鮮國主李倧便在金瑬的建議下,於漢城附近招募兵士,重組禁軍。
隻是附和者寥寥,極少有人應召入伍,令得金瑬一時間淪為了一個笑話。
"元帥,我等作為有功之臣,卻是遭受如此不公平的待遇,索性便反了吧!"
韓明璉越想越是興奮,甚至開始在大帳之內踱步。
與李適被發配至這寧邊不同,他的職責原本是隨同朝鮮都元帥張晚坐鎮距離寧邊二十裏的龜城,隻是因為他與那張晚脾氣不合,加上心中有怨氣,故而他遲遲沒有赴任,一直待在這寧邊城,與自己的上司李適終日廝混在一起。
不過雖然沒有趕赴龜城就任,但是韓明璉卻是十分清楚龜城僅有三千餘人駐紮,遠不是李適麾下這些如狼似虎的士卒們的對手。
昔日朝鮮最"精銳"的邊軍均被大金大貝勒代善以及二貝勒阿敏進攻朝鮮的時候給剿滅了,現如今剛剛組建起來的軍隊,不過是一個笑話而已。
而李適麾下的軍隊,當時因為駐紮在漢城外側,並未受到女真鐵騎的摧殘,故而全都僥幸保存了下來。
甚至,李適麾下還有一支由七百人組成的騎兵,以及一百三十餘名作戰勇敢的"降倭"。
若是他們當真揭竿起義,打著清君側的名號,還真有幾分可能殺至王都漢城,如同前些日子一樣,再次擁立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