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反間計(2 / 2)

不知過了多久,案牘之後的朱由校臉上突然湧現了一抹喜色,衝著身旁的王安欣喜若狂的說道。

自古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女真人之所以拉攏蒙古人,便是為了壯大己身,共同對抗明廷。

蒙古人之所以與女真人"同流合汙",也是為了能夠一同從明廷的身上獲取足夠多的利益,維係自身在草原上的地位。

但是當雙方利益有所衝突的時候,這看似牢不可破的聯盟關係便是猶如一張白紙般脆弱,會頃刻間土崩瓦解。

其中,女真大妃阿巴亥和出身蒙古科爾沁部的哲哲便是最好的"擋箭牌"。

朱由校的話音剛落,一旁的司禮監秉筆臉上便是變了顏色,衝著身後的隨侍宦官使了個眼神。

片刻之後,默默立在角落深處的隨侍宦官們便猶如退潮一般,默默自暖閣之中退去,僅留下司禮監秉筆太監王安和少許幾名宮娥留在原地。

見此情況,朱由校也不由得無搖了搖頭,頗為無奈的說道:"大伴,不至於此。"

他不過是突然萌發了一個想法而已,具體內容還沒有定下來,不至於這般謹慎,更何況能夠在乾清宮暖閣伺候的,皆是經曆過層層考驗的,其忠心程度自是不用多提。

"畢竟是國策,還是要小心些的。"

聞言,老太監王安倒是隱去了終日掛在嘴角的笑容,一臉嚴肅的說道,他自是清楚年輕天子對於遼東的女真人究竟有多麼"執拗",自然也不願意有半點風聲流露出去。

聽到王安如此言說,朱由校也沒有多言,默默的閉上了眼睛,靠在身後的鎏金龍椅上,默默的整理著自己的思路。

留在原地伺候的幾名宮娥們則是眼疾手快的來至朱由校身後,輕輕的揉捏著朱由校的臂膀,為其放鬆身體。

隻是還未等到這些宮娥們"工作"太久,便見到閉目養神的朱由校猛然張開了雙眼,同時下意識的挺直了腰背。

"陛下?"

見狀,老太監王安有些不解其意的問道。

"大伴,朕記得前段時間,老師曾提起過,我大明冊封的順義王因為不是蒙古大汗林丹巴圖爾的對手,棄城而逃,潛逃至河套地區了吧?"

年輕的天子臉上夾帶著一絲熱切,聲音也是微微的顫抖著。

"回陛下,是有這麼一回事。"

一旁的王安聞言沉思了半晌過後,方才重重點了點頭,一臉肯定的說道,前些天兵部尚書孫承宗與天子單獨奏對的時候,曾著重提起過這個"順義王"的前世今生,也明確表示了現任的順義王因為不是林丹巴圖爾的對手,不得不棄城而逃,已是失去了下落。

"好,好,即刻給朕傳信遼東經略熊廷弼。"

"既然順義王沒了,朕就搞一個遼東王出來..."

一語作罷,乾清宮暖閣內鴉雀無聲,隻剩下朱由校清冷的聲音在暖閣內悠悠回蕩,老太監王安則是一臉愕然的愣在原地。

。您提供大神柯久的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