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福餘衛殘部全軍覆沒的第三日,被譽為九邊重鎮之首的大同也終於收到了這則令人心悸的消息。
因為已是接近年關,大同城中的軍民均是身著厚厚的棉服,顯得有些臃腫,而城中的總督衙門氣氛更是冷肅,一片肅殺。
吩咐人將麵前驚慌失措的行商送走,宣大總督楊肇基不由得微微閉眼,麵上湧現了凝重痛苦的神色。
這些常年往返於關內和關外的行商們,心中自有一份草原上的地圖,對於相熟的蒙古部落棲息地了如指掌。
前幾天,那名行商帶著約定好的貨物行至福餘衛殘部的棲息地,卻是發現原本"行人如織"的駐地猶如一片人間煉獄,空氣中充斥著若隱若現的血腥味道。
偌大的營地中,竟是沒有半點生機。
局勢果然如天子所猜測的一般,窮途末路的女真人最終還是和不甘寂寞的科爾沁部聯合出兵,北征蒙古大汗林丹的察哈爾部。
事到如今,他們對於蒙古大汗也是愛莫能助,一切隻能靠林丹巴圖爾自己了,好在前段時間,天子力排眾議,給林丹巴圖爾送去了不少兵刃和鎧甲。
雖然不能起到力挽狂瀾的作用,但終究是聊勝於無,想必能起到一些作用,林丹巴圖爾的察哈爾部應當也不至於潰不成兵。
一念至此,宣大總督楊肇基就恨不得領著些許親兵,親自殺至關外的草原上,探明女真人和科爾沁部的虛實。
這場來勢洶洶的戰事雖然是發生在草原上的一場蒙古"內戰",但是其戰果卻是牽動了三方的心。
若是蒙古大汗林丹巴圖爾勝了,那自不用多說,待到明年開春,朝廷王師便會傾巢而出,兵臨赫圖阿拉,將苟延殘喘多年的女真徹底平定,一戰收複遼東。
可若是女真人和科爾沁部的聯軍勝了,那勢必會引發一係列的連鎖反應,蒙古大汗林丹巴圖爾是否會繼續西遷,又是否還能繼續察哈爾部,剛剛才降服的右翼蒙古是否會順勢投入女真人的麾下。
這一切,都是未知的。
"去,將盧建鬥給本官叫來。"
沉默少許,宣大總督楊肇基揉了揉發酸的太陽穴,像是做出了重要的決定一般,朝著身後的親兵說道。
此話一出,那名親兵便是臉色一變,追隨楊肇基十餘年的他自是快速的猜到了自家主帥心中所想,不由得有些驚恐。
"大帥,這?"
因為之前女真人和蒙古人大局來犯的緣故,薊鎮總兵盧象升奉天子之命領著麾下的"天雄軍"長途跋涉,馳援宣府。
而後經由與宣大總督商議,盧象升領著麾下的精兵提前一步趕至大同,成功的挫敗了女真人和蒙古人的陰謀,並且在大同城下陣斬了代善的嫡子,再度名揚天下。
戰事結束之後,一眾有功將士均是得到了封賞,但不知是天子忘了,還是有意而為之,立下赫赫戰功的薊鎮總兵盧象升並未順理成章的升任薊鎮總督,並且朝廷也沒有將其調回薊鎮,繼續把守京師大門。
在這種詭異的"默契"下,薊鎮總兵盧象升便是與他麾下的天雄軍一直待在大同,並且通過與林丹巴圖爾的"互市"中再度獲得了不少戰馬,彌補了之前的戰損過後,還平添了不少騎兵。
眼下自家主帥召見薊鎮總兵盧象升,其用意莫不是想派遣奇兵深入草原,在女真人和蒙古人的戰事中橫插上一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