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望所歸的張維賢最終還是被眾人說動,於第二日晌午,在一眾勳貴殷切的眼神中,與恭順侯吳汝胤一同行至巍峨的宮門外,請求陛見。
皇城腳下的士卒們對於這兩位勳貴自是不敢加以阻攔,一邊派人向宮中報信,一邊連忙將二人讓了進去。
而後不過半炷香的功夫,就見得身穿著甲胄的禦馬監提督曹化淳親自領著兩名小太監行至這兩位大明勳貴麵前,親自帶起了路。
雖然不是司禮監秉筆親自出迎,但是張維賢和吳汝胤仍是不敢小覷,一邊客套了兩句,一邊打量著周遭有些陌生的宮牆。
...
...
"爺,英國公和恭順侯到了。"
朱由校才剛剛於坤寧宮用過午膳,回到了自己的乾清宮,屁股還沒有坐熱,便見到司禮監秉筆躡手躡腳的興至身前,臉色莫名的說道。
這位功勳卓著的老國公,可是有日子沒有進宮了,想必也是因為天子昨日放出的消息而坐不住了,打算親自下場了。
"請進來吧。"
"大伴你親自去。"
終究是扶持自己繼位有功,而後又對自己忠心耿耿,任勞任怨,朱由校自然也要給予張維賢應有的尊重。
更何況在他的計劃中,身為勳貴之首的英國公府還要發揮更大的作用,自是不可等閑視之。
"遵旨。"
司禮監秉筆自然是知曉英國公張維賢在天子心中的地位,低頭應和了一聲,便是躡手躡腳的朝著外間走去。
須臾,一身華服的張維賢和恭順侯吳汝胤便是在王安的引領下,腳步堅定的走進乾清宮暖閣之中,見到朱由校頭埋在案牘之中,也沒有出聲打擾,規規矩矩的躬身行禮之後,便是默不作聲的立於一旁,麵上沒有半點不滿。
約莫過了半炷香的功夫,朱由校才將頭從小山般的奏本中抬起,有些疲憊的揉了揉自己發酸的太陽穴,三邊總督崔景榮已是上了辭呈,延綏那邊暫時由孫傳庭管著,但依舊是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陝西巡撫孫傳庭請朝廷盡快派遣能臣幹吏,趕赴西北,也好繼續開展下一步的"清屯充餉"。
"讓老國公多等了一會。"
"西北那邊實在是不讓朕省心。"
輕歎了一口氣,朱由校一邊示意王安為二人送上一盞熱茶,一邊隨口說道。
聽得朱由校如此言說,張維賢和吳汝胤不由得對視了一眼,心中一動,他們雖然不似朝臣那般消息靈通,但也知曉發生在延綏鎮的那一樁樁"鬧劇",連帶著自然也清楚了陝北大地所麵臨的一係列困局。
"陛下仁慈,老臣願將今年府中所得盡皆捐出。"
雖然清楚對於整個西北大地來說,自家府中的那點進項不過是"杯水車薪",但人老成精的張維賢知曉,朱由校更在意的是他們這些武勳的態度。
果不其然,朱由校雖然一口回絕了他的好意,但是臉上卻湧現了一抹滿意之色,就連目光也是柔和許多。
"老國公的好意朕心領了。"
雖然延綏鎮的糧草經過曆任延綏總兵的"監守自盜"早已是空空如也,但好在及時發現,沒有釀出太大的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