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將主!"
少許的錯愕過後,幾名士卒便是一臉興奮的躬身應是,他們雖是"粗鄙",但也聽懂了盧象升的言外之意。
自古以來,軍中將校"貪墨"麾下士卒軍功的現象便是層出不窮,遑論俘獲敵軍首領這等顯赫的軍功?但盧象升話裏話外的意思分明是不會"貪墨"他們的軍功。
這其中一部分原因固然是盧象升已然敕封靖北伯,俘獲"阿敏長子"的軍功雖是顯赫,卻也不值當"大動幹戈",另一部分原因便是盧象升"治軍有方"。
"將主,我等是先行領兵回榆林,還是繼續追剿女真大汗?"
又是"慶祝"了片刻,一名將校心中一動,像是想起了什麼似的,朝著不遠處的盧象升問道。篳趣閣
這"阿敏長子"為了活命,可謂是毫無骨氣,甚至不待他們追問,便是主動將皇太極逃竄的方向告知,甚至還要自告奮勇的為他們帶路,聲稱要戴罪立功。
"女真大汗?"
聽得此話,盧象升也是微微收斂了臉上的笑容,順著身旁將校手指的方向瞧去,臉上的表情若有所思。
"此人可是交代了,皇太極麾下有多少人?"
稍作遲疑過後,盧象升便是凝眉問道。
"萬餘人出頭.."
彼此對視了一眼過後,原本躍躍欲試的士卒便像是泄了氣的皮球一般,有氣無力的說道。
雖然"天雄軍"及三邊總督孫傳庭麾下的"秦軍"同為眼下有數的強軍,但相比較被天子傾注了無數心血及物資的"關寧鐵騎"仍是有些許不足。
莫說那皇太極麾下僅剩下萬餘名殘兵敗將,就算人數在翻上一倍,由靖南侯祖大壽親自統率的"關寧鐵騎"仍是有必勝的把握。
更何況他們與"靖南侯"祖大壽分兵多日,此時強行追剿皇太極,這分潤軍功的意圖未免有些太明顯了。
"行了,打掃戰場,我等先回榆林。"
抬頭瞧了瞧已是逐漸擦黑的天色,盧象升便是在眾多士卒有些失望的眼神中,下達了班師的命令。
三邊總督孫傳庭給他的命令便是將女真二貝勒阿敏及其麾下韃子盡數捕殺,眼下他已成功完成,自是當及時回返。
在過去多日的追殺中,眾多士卒隨時攜帶的糧草也是幾乎消耗一空,眼下又正值凜冬,若是繼續於草原上耽擱下去,怕是他們都要飲恨西北。
"是,將主!"
見得盧象升認真的表情不似作假,眾多士卒忙是對視了一眼,收起了心中的些許"貪念",躬身應是。
此役的收獲已是足夠,無需在這河套平原上繼續逗留。
不置可否的擺了擺手,盧象升沒有絲毫留戀的目光從"阿敏長子"的身上移開,轉而投向京師的方向。
也不知紫禁城中的天子得知此間消息之後會作何感想?
大神柯久的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