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許是心中激動,任憑戶部尚書畢自嚴及禮部尚書徐光啟百般追趕,也始終沒有追上孫承宗的背影。
待到二人姍姍來遲,在幾名內侍的簇擁下,行至乾清宮暖閣之後,卻是有些意外的發現,暖閣中除了先行趕至的兵部尚書孫承宗之外,還有一名身穿麒麟補服,發須皆白的老人。
細看之下,竟是英國公張維賢親自到了。
顧不得太多,二人忙是衝著臉上掛著淡笑,正在注視著自己的英國公點頭問好。
雖然近些年,年老體衰的英國公張維賢逐漸淡出了朝臣的視野,但卻無人敢小覷這位瞧上去其貌不揚的老人。
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其家族世襲罔替,堪稱大明勳貴之首;另一部分原因則是因為張維賢的"從龍之功"。篳趣閣
徐光啟和畢自嚴雖然不清楚昔日發生在宮中的那場"政變"的具體細節,但從坊間的些許傳聞來看,天子之所以能夠順利繼位,領兵進宮的張維賢從中出力甚多。
這一點,從天子格外信任張維賢,甚至將其長孫張世澤丟至遼東經略熊廷弼麾下培養,便可體現出。
"打扮,賜座。"
正在畢自嚴和徐光啟有些恍惚的時候,朱由校清冷的聲音便自暖閣中響起,將二人的思緒重新拉回到現實。
"謝陛下!"
規規矩矩的行禮之後,又衝著臉上帶笑的司禮監秉筆拱手致謝之後,二人方才輕輕落座,表情頗為急促。
如若不是英國公張維賢親自到場,他們竟是將"與國同休"的大明勳貴給忘在腦後。
畢竟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忠烈祠"都繞不開這些大明勳貴,盡管大明已是立國兩百餘年,這些勳貴也大多淪為聲色犬馬的庸碌之輩,全無其先祖的半點勇武。
"幾位愛卿攜手而至,想必是忠烈祠的事情有眉目了?"
待到幾名內侍分別為閣中幾名朝臣送上一杯香茗之後,案牘後的天子方才不緊不慢的問道,眼眸深處湧現了一抹笑意。
修建"忠烈祠"一事,早在他"穿越"之初,心中便有過此等想法,隻不過彼時他根基尚淺,若是貿然將其提出,定會惹來朝臣的一眾反對。
屆時,無論是桃李滿天下的"東林"亦或者受他提拔的"帝黨"都會群起反對。
畢竟大明雖然不似前宋那般,重文輕武,但在"土木堡之變"過後,曾經如日中天的五軍都督府名存實亡,大明勳貴也是一蹶不振,其手中最為重要的軍權也是回歸兵部,文官自然不願意坐視武將地位爬升。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自己對於朝野的掌控力愈發充足,眼下又恰逢女真覆滅,大明丟失百餘年之久的河套平原重新被納入版圖之中,倒是修建"忠烈祠"的最佳時機。
"回陛下,"彼此對視了一眼之後,終是由禮部尚書徐光啟緩緩起身,迎著天子有些戲謔的眼神,拱手說道:"依著陛下的吩咐,臣這段時間結合前朝典籍,倒是有了些許眉目..."
聽得此話,默默立於朱由校身後的司禮監秉筆不由得下意識的抬頭,有些驚詫的看了一眼身前稍顯得有些苦澀的禮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