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算是第一次采茶,小半天林立竟然就能采了小半斤,而且頭采的銀針還沒真正長出來的情況。
看著小籃子裏一根根白毫飽滿、形態肥壯的銀針。
林立心頭微動。
“爺爺,這白毫銀針製作成品後一斤能賣多少錢?”劉景神色期待的問道。
“你說今年的成品銀針?”
林貞深邃的目光閃過一絲光芒,仿佛一眼就能知道林立的想法一般。
“阿立,你想做茶爺爺支持你,但千萬不要急。”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而且俗話說的好,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你真要做茶,也要一步一步來,真正感興趣的事情做起來你才會用心。”
“做夢都能夢到,走神也能想到,那才算是有興趣。”
“有興趣的事情做起來才能真正的得心應手。”林貞的聲音帶有一股沉重之意。
“爺爺,我對茶是真有興趣,我的誌願就是綠化祖國。”
“我感覺我這一生應該都會與茶相伴。”經過昨夜的立誌,林立很堅定自己的信念。
他已經找到了自己。
“嗬嗬,那好,既然真要做茶,爺爺就把會的都教你。”林貞的老臉頓時舒展開來,笑容帶有一股久違的欣慰。
甚至是有一種心靈慰藉之色。
他這一生有太多的遺憾,很多事情都已經不可能。
但林立可以。
“這銀針采摘下來之後,幾乎都是純日曬。”
“當然,簡單的說白茶的生產過程就是隻經過萎凋與幹燥兩道工序。”
“不炒不揉,渾然天成。”
“日曬也最貼近自然,一般是四斤二兩製成一斤的成品銀針。”
“如果是鎮上那些大茶廠裏的烘幹機烘幹,幹度更準確,效果也更好,但卻要四斤三四做成一斤。”
“成本也更高。”
“按照去年一斤銀針一百二十元算,四斤三四做成一斤,算上時間、工人、包裝,成品銀針的成本最少也要六百出頭。”
“賣出去怎麼也得七八百,品相口感好的話那就是銀針王,怎麼也要賣個九百一千。”
“當然,這隻是批發價。”林貞微微說道。
“什麼!”
“四斤三四做成一斤?”
“成本就是要六七百?要賣七八百?”
“還是批發價!”
林立震驚,難怪市麵上賣的白毫銀針都貴的嚇人。動不動就是九百上千,存個三五年一斤都能賣個兩三千。
但如果算上成本,還有後期的人工、包裝、損耗等等,這個價格似乎也不貴。
甚至還沒賺什麼錢。
劉景可是知道那些存放了十年的銀針,如果儲存的好、轉化的好。
甚至都能賣到七八千一斤。
“這裏麵的學問很多,一下子也說不清楚。”
“這銀針也就采三四輪,差不多十天就結束了。”
“產量最少。”
“銀針之後長出來的就是牡丹,牡丹價格就少了很多。”
“以往一芽一葉的牡丹王也就八十、九十的價格,就算四斤做一斤,牡丹王一斤的成本也要四五百。”
“當然,差的牡丹茶青隻要三四十、五六十塊錢,你既然想做茶,爺爺這把老骨頭就陪你折騰。”
“等這頭茶銀針結束,剩下的牡丹、壽眉就讓你爸媽采。”
“爺爺就帶你從收茶開始。”
林貞眼中光芒閃動,像是重新燃燒了熱血一般。
……
。您提供大神醉臥蓮心的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