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林立收了三百斤銀針,價格還是一百七。
第五天林立收了四百斤,卻是一百六的價格。
第八天,林立收了五百斤的銀針,價格卻是跌落了一斤一百五。
第十天之後銀針幾乎快要結束的時候,價格已經跌落一百三。
茶葉越長越快,采的慢的人銀針都已經抽芽長成了牡丹。
第一批牡丹王出爐。
第一天,林立就收了五百斤牡丹,茶青價格一斤一百四。
林立也是直接以茶青泡茶,嚐試今年牡丹茶青本質的口感。
茶青泡茶雖然沒有萎凋後的醇厚口感,但卻能品嚐到茶青的鮮爽,感受到茶青內質的好壞。
林立品茗之後點了點頭,繼續收茶。
幾乎是牡丹茶青出來之後,林立的電話就接個不停。
不是馬餘華就是馬青,或是朱海德等一些同行打來問價格,閑聊今年茶葉品質,萎凋情況。
還有許多老客戶打來谘詢今年的茶葉價格,問林立銀針,牡丹,貢眉,壽眉都是什麼價,然後說有空來看茶。
當然也有林立打出去的電話,無論是銀針成品,還是牡丹成品出爐,林立打電話給一些老客戶要不要預訂。
“建燭叔,最近沒錢了,你這三千先記在賬上,好不好?”
“愛嬌嫂,加上前四次一次的八千,總共欠你一萬,等我茶葉賣了就還你。”
“貞族爺,加上次的一萬二,欠你一萬六了,最遲中秋還你。”
“月清嬸,總共已經欠你兩萬三了,是不是?”
“……”
林立八十多萬早已用光,二級牡丹到春壽眉幾乎都是記賬,欠了村裏族人的茶錢。
“沒事,什麼時候有錢了再還我就行。”
“是啊,阿立不用急,你茶葉賣了再還我吧。”
“沒錯,是這個數,我也有記著呢,你隨便什麼時候還。”
“……”
村裏的族人都很淳樸,林立高價收茶他們都知道不是人家林立傻,而是林立不想讓大家吃虧。
否則就算林立傻,林立的爺爺總不傻吧?
人家這是大學生返鄉創業,聽說就是為了振興鄉村,大家都會支持林立。
而且收銀針的時候林立都是有給大家錢,大家一年的期待都在手上呢。
後麵讓林立欠一點有什麼關係?
鈺陽村的林氏族人對林立這個大學生很是信任,甚至是厚愛與支持。
加上去年林立的茶葉可是全部都賣完了,還是供不應求的那種,村民們也不著急。
畢竟林立的茶廠在這裏,茶葉也在這裏,沒什麼好擔心。
加上林立欠的也不算多,少的一萬,最多也的也就三萬,而且又不是不還?
但就算如此,林立還是吃不下鈺陽村所有產量的茶葉。
銀針茶青,林立也就收了三千斤。
牡丹茶青,林立收了七千斤。
春壽眉茶青,林立收一萬三千斤。
總共做了一百五十多萬的成本。
整個鈺陽村,一千八百畝茶園,林立根本吃不下。
許多村民還是無奈地拿到了鎮上,或是近一點的茶陽村,廣化村的其他茶廠上賣,或是直接賣給了茶販子。
“建兌叔,立體,牡丹也需要用並篩法,通過並篩來改變葉片的狀態,避免貼篩,改變茶葉的微環境才能有利於茶葉外形的卷曲,使幹茶更加有型,提高茶葉中酶的活性來促進轉化。”
林立指導在廠裏幫忙日光萎凋、還有複式萎凋的四個工人。
並篩的茶葉口感更為醇厚柔和,蓋香明顯,不返青。
並篩確實促進了轉化,加速了白茶品質的形成。
同樣開茶廠做茶,同樣的步驟,但細節的把控卻是做出截然不同的茶品。
林立幾乎時時刻刻都在監測,林貞也在把控幹度,濕度,不敢絲毫大意。
最後銀針成品做出了七百二十斤。
成品牡丹王,一級牡丹,二級牡丹,總共做了一千六百斤。
一萬三千斤的春壽眉成品也就三千五多斤而已。
但許多成品才剛剛出來一些老客戶就已經預訂了很多了。
“小林啊,銀針八百五給我,我先拿五件。”老客戶劉景寨打電話來。
“劉總,我已經說了,我們茶廠的銀針批發價是八百八,沒辦法再低的。”林立無奈,卻是絕不讓步。
“那行吧,那你先拉五件給我,錢我月底給你,最遲端午節給你。”劉景寨說道。
“劉總,這樣吧,你能買多少就先買多少吧,茶葉款真的不能欠,這些茶說的好聽是我多,其實都算是村民投資在我這裏。”
“我在收茶青的時候都是欠著村民的茶錢啊,錢款真不能欠。”林立苦笑的說道,雖然是在解釋卻也沒有低聲下氣。
老客戶雖然好,但若是欠款,林立寧願不賣,這是原則。
而且林立可不是因為做生意而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