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個一舉兩得?說來聽聽!”趙書記此時已經恢複了從容。
“方法其實很簡單——以工代賑!我可以出一筆錢雇人清理河道,不需要鎮裏掏一分錢,不過清理完河道,我想順便建一座碼頭,也省的河道清理浪費了,您說是不是?”
“碼頭?”趙書記感覺這個思維跳躍有點大。
“我們鎮裏這條河直通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連著淮河、長江,僅靠內河航船就能連通大半個國家,我們守著一條黃金水道,可是卻一直不利用起來,真的是太可惜了!我聽說江南發達地區有錢人家一般都有兩樣交通工具——船和小汽車!領導人當年搞活經濟,就是從疏導鐵路入手!交通是一個國家經濟的血脈,血脈通了,經濟自然就發展了!”楊東升闡述完自己的理由。
隨著履帶式挖掘機開始有序出貨,預計鐵礦產能將會進入一個快速擴張期,供過於求,導致的結果必然是價格下降。
如果楊東升不想主動減產,解決供需矛盾的方法無外乎就是兩條:一是擴大內需,楊佳運買下鋼鐵廠就是楊東升的安排,不過新建高爐需要時間和資金,不是一蹴而就的;第二就是往外賣。
楊東升很幸運,蘇省是一個鋼鐵生產大省,緊鄰的滬上鋼鐵廠更是全國鋼鐵業龍頭。
同時楊東升又不怎麼幸運,蘇省的經濟重心在南方,鋼鐵產業也不例外,楊東升想把鐵礦石大規模外銷,最近也要把鐵礦石運到蘇省南部的江左、南江等市。
從瓜州到江左、南江,這段距離說遠不遠,同處一個省,說近也不近,兩邊分列蘇省南北兩端,僅直線距離就有幾百公裏。
公路運輸成本太高,而且這個年代的公路非常不靠譜。
鐵路倒是經濟,但是這個年代想搞車皮?不是你有錢就能搞到的。
別看瓜州是鐵路樞紐,鐵老大獨成一個係統,連當地政府想搞個車皮都要求爺爺告奶奶,楊東升這種小土豪在人家鐵老大眼裏連個屁都不是。
楊東升的鐵礦石想往南走,唯一的選擇隻有走水路。
京杭大運河自古以來就是溝通南北的黃金水道。
碼頭一旦落成,不但是鐵礦石,楊東升的煤炭也可以通過水路運輸。
此外還有玻璃瓶製品,這種易碎,但是不怕過期,又不會被水汽腐蝕的東西最適合水運。
到時候楊東升逼鋼鐵廠老板們接受漲價就更簡單了。
“咳咳咳!”楊武端起茶杯,眯著眼睛看了看楊東升,又看了看趙書記——膽子還真大。
不知道趙書記會不會回答?
楊東升也看著趙書記。
如果是在平時,楊東升怕是連趙書記這一關都過不去——你一個私企老板想搞碼頭,你想幹什麼?
但是如今趙書記火燒眉毛,楊東升提出的方法,不需要花政府一分錢,就能清理汙染,賑濟災民,還能拉動經濟發展,何止是一舉兩得!
搞好了,這就是一個標杆性項目。
當然凡事都有風險!就看趙書記的野心大不大了!
“楊總不愧是是咱們順河的模範企業家!”趙書記站起來,笑著拍了拍楊東升的肩膀。33小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