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為位高權重的四位大臣,分列在文武百官之前。
在那大殿之上,是一張寬厚恢弘的純金龍椅。
眾臣等待了片刻後,終於等到了一位書卷氣息的青年,緩緩自後殿走出。
內侍官輕喊了一聲:
“陛下駕到~!”
眾臣立即跪拜下來,虔誠地同聲喊道:
“拜見陛下!!”
那書卷青年身穿金衣龍袍,緩緩走到了恢弘龍椅前,慢慢安坐了下來:
“都平身吧。”
“謝陛下!”眾臣應過後,慢慢站了起來。
那書卷氣息的龍袍青年,正是如今大楚帝國的帝皇。
天文大帝。
三年前。
他以太孫身份,登上了大楚帝位。
這三年來,這位書生氣息的大帝,重用文官,用心進一步振興大楚帝國。
怎奈何。
他的手段過於理論化了。
不管是削藩,釋兵權,還是重農輕商打擊商業,他都走得過於依照書本了。
聖賢書上如何寫,他就如何做。
大楚帝國適合,他並不在意。
總歸。
聖賢書不會錯。
大楚在天文大帝治下的這三年,反而多了許多的民生怒氣。
如今未曾爆發,不過是敢怒不敢言罷了。
但今日。
鎮北城之戰敗北,卻是給了他當頭一棒。
這是天文大帝繼位以來,所遇到的第一個難題。
若是不能好生處理,隻怕天下就會掀起大亂的格局。
天文大帝望向了眾臣,敲了敲桌板:
“你們都是朕的重臣,都說說鎮北城之事,該如何處理吧!?”
還能怎麼處理!?
三十萬精銳盡數兵敗了,鎮北城已是不可小覷了。
除了傾大楚之力,以最快速度平定叛亂外,還有其他的辦法嗎!?
這個道理,眾臣都明白。
他們相信。
天文大帝也明白。
該如何做,卻是擁有極大的格局和學問了。
前方的四位眾臣未曾開口前,後方的大臣是不敢開口的。
朝堂的禮儀,還是得遵守的。
很快。
前方一位看起來學問極其高深的耄耋老人,緩緩從群臣中走出。
他捋了捋長須,作揖說道:
“稟陛下。”
“臣以為,鎮北王林天雍生性紈絝,不足為懼。”
“真正的威脅,是那鎮北王妃墨雨柔。”
“我們該集中精力,防範鎮北王妃趁勢南下,給大楚掀起更大的混亂。”
“太傅言之有理。”天文大帝這一聲,是過度的讚許。
太傅齊成是他的老師,也是翰林院大學士,掌控著所有的文官。
他方才所說,是所有人都能想到的。
但由太傅開口,引動眾臣開始暢言,卻是十分關鍵的一步。
“依太傅所言,我們該如何阻止那墨雨柔!?”
“古人有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太傅的目光,慢慢地變得狠厲起來:“我們如今要立即切斷鎮北城的糧草,讓他們無法南下。”
“不,不僅僅是無法南下,甚至連維持鎮北城的運轉,他們都做不到。”
斷糧之策,是文官集團們早已商議過的策略......
.........
。您提供大神辣椒掌門人的我家夫君竟是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