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走著呢,碰到幾個主任同誌的老領導,主任同誌很客氣地打了招呼。
“首長,這兒還有退休的前輩首長在這住嘛?”
“有,大部分都還有辦公室,還有秘書小組,做一些回憶錄和任期講話的工作。”主任同誌帶著王成到了一座小樓前。
小樓隔壁就是側門,可以看到不少花花草草。
“走,到XX政研室去看看。”
“這兒很多江浙一帶的同誌,道南的同誌也有幾個,帶你走走看看。”
主任同誌帶著王成進辦公樓了。這兒的樓都很古樸,即便是後來新建的幾層小樓,都透露出濃濃的古色古香感覺。
來到頂樓一個辦公室,看了眼標牌,這就是個“大領導”。
秘書還沒來得及開門,主任同誌自己推門而入。
“車主任,我來看你了。”
主任同誌哈哈大笑。
“哎呀,首長同誌您來了怎麼不提前說一聲呢!哈哈,請進請進。”
介紹了王成,接下來寒暄一會兒後,主任同誌問:“最近在忙啥呢?”
“最近在做農村農業問題。”
“你這麼問對人了,我旁邊這位小成同誌,對這方麵頗有研究。”主任同誌這一說,把王成給整不會了。
“車主任,首長同誌過獎了,我得多向您學習。”
“誒,別說學習這事兒了!首長說你很棒,那你肯定不賴。”
“我還真想問你點問題,現在農村麵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王成很認真地想了一會兒,然後鄭重其事地說:“我認為農村麵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留不住人、養老問題難、看病方麵需要進一步完善製度保障、種糧的投入和獲得不成正比、農民權益保障難。”
車主任示意王成繼續說,王成看了眼主任同誌,主任同誌微笑著看向窗外。
王成咬了咬牙:“首先,留不住人和種糧的投入和獲得不成正比是同一個問題。拿我爸媽來說,每到收稻子的時候,收糧的就會組團來村裏壓價,他們才不管什麼糧食最低保護價!現在有些收稻子的直接收濕穀子,什麼是濕穀呢?就是這邊田裏收回來、那邊立刻賣的那種。他們收濕穀子,除了價錢非常低之外,還要刨除水分,一百斤隻能算80斤,也就是說用濕穀子的價錢收幹穀子,說白了就是欺負老百姓不懂這些。我爸媽去年種了十畝地,兩季稻子才賣了四萬多塊錢。利潤有多少呢?沒算,也不敢算!用村裏人的話來說,在家裏累死累活一年賺那點錢,還不如直接去打工。”
“當然,這和南方地少、地分散有關係。但現在農村荒地有很多很多,大家都外出了,而想種的村民卻因為責任田不夠未果,當然,可以去問、去村裏要求,可…這裏頭牽扯到太多東西了。”
“農村留不住人還有最大的問題就是孩子上學和就醫難。很多村醫連感冒都治不好,像我們村的村醫,就會打葡萄糖,不管得什麼病,專門打葡萄糖,葡萄糖的盒子都能堆很高了。鄉鎮衛生院也是如此,醫療條件有限,所有人都想著去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