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趙雲出常山,大耳賊半路截胡(1 / 2)

“情書?”老黃震驚的望著劉閑:“先生,您是認真的嗎?”

劉閑白了老黃一眼:“我寫下文書,和他好好敘敘舊,聊聊兄弟間的感情,這不是情書嗎?”

“有道理,有道理啊!”老黃笑著點頭:“以子龍和您的感情,肯定會來許都啊!”

“嘿嘿嘿!”劉閑也笑了:“回頭咱們把借曹吉之手,把子龍舉薦給曹丞相,怎麼也能換個幾百金吧?”

老黃苦笑:“先生,這感情能用錢來衡量嗎?”

劉閑用毛筆指著老黃:“老黃,這話就不對了,既然感情深厚連點金子都換不來,那還叫感情深厚嗎?”

“這個……我……”老黃支支吾吾的說不上來話了。

劉閑思索了片刻,劉閑還是在信中寫下現狀。

大意是說,自己在許都定居。

與劉備相關的事情,隻字不提。

劉備用的都是陰謀,有些話若不是當麵說,恐怕還會造成誤會。

邀請子龍到許都一敘,到時再把這些事一一告知。

至於將他引薦給曹操,劉閑不敢輕易承諾,畢竟八字沒一撇。

權當是好朋友邀他一起喝個酒。

寫好書信以後,劉閑便讓老黃連夜找人送去常山,附帶盤纏若幹。

書信送到常山,已經是數日後的事情了。

意外收到來自劉閑的書信,趙雲很激動,很開心。

他最早投奔公孫瓚,認定公孫瓚就是匡扶漢室的棟梁之材。

趙雲曾多次諫言,不要與袁紹爭高下,而是要放眼天下。

但實際上,公孫瓚隻在乎他幽州的一畝三分地,越發疏遠趙雲。

後來,劉備來借兵馬救徐州陶謙,劉閑點名要借趙雲。

就這樣,他被帶走了。

跟隨劉備的日子裏,趙雲與劉閑相處最多。

每天都有說不完的話喝不完的酒。

那感覺,就如同高山流水遇知音。

哪怕劉備每晚都要拉著趙雲一起同塌而眠。

但趙雲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劉閑。

後來,徐州穩定,趙雲回到了河北。

可公孫瓚卻依舊不待見他。

恰好趕上兄長去世,他向公孫瓚請辭歸鄉。

這一辭,直接公孫瓚與世長辭。

趙雲直接進入了無主空窗期,整日鬱鬱寡歡。

甚至感覺自己被這個世界所遺忘。

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劉閑對他有知遇之恩。

劉閑這封信,對趙雲來說,就如同是一場及時雨,滋潤了他的心田。

趙雲何嚐不想離開河北?

他迫切的想到許都看一看這大漢的都城。

或許還有機會瞻仰天子的儀容。

最重要的是,他又可以同劉閑一起把酒言歡,暢聊天下。

收拾好行囊以後,趙雲牽出了自己白馬,開始了去往許都之路。

數日後,趙雲就到了魏郡鄴城。

這日在客棧下榻時,卻意外聽說劉皇叔如今正在鄴城。

趙雲喜憂參半,趕忙找店小二打聽劉備行蹤。

劉閑心中沒有提劉備,即便兩人不在一起,也該和劉備打聲招呼。

畢竟,他也同劉備一起戰鬥過。

趙雲立刻離開客棧,趕往最近的館驛尋找劉備的下榻之處。

當晚,兩人便相見了。

再見趙雲,劉備激動的眼眶發紅:“上天憐我,又遇子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