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誠異常嚴肅的說道:陸姑娘這麼說的話,就未免有些蠻不講理了,你父親是自殺,這點請你確定了,沒有人逼他去死的,而朝廷也出資風光大葬了他,那親也丟了官職,丟了爵位。
還沒有得到你們家祖傳的寶物,本王判案,不會因為他是國舅爺就網開一麵的,就連本王的親哥哥犯了罪,本王都毫不猶豫的將他斬殺,本王想來,你也是飽讀詩書之人,不會這麼蠻不講理的吧?
陸琳琅無辜的說道:我不服,我要再去告禦狀。
永誠隨即冷笑道:陸姑娘,請你搞清楚目前的形勢,這個案子本身就是皇上交下來的案子,不然你以為這種小案子,用得著三法司跟本王共同審理嗎?還需要有滿漢兩位一品大員在側旁聽嗎?
本王看你知書達理,又是個女子,耐心的把案子一條一條的分析給你聽了,也給大家敘說了,你卻如此橫蠻不講理的,你置我大清律法於何地,還是你覺得誰該死,朝廷就該把誰殺了?
你不服判決,又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你是在這裏顯示你的孝心嗎?還是覺得讀了幾天書,就覺得你無敵於天下了,簡直就是目中無人。
本王就這麼判案了,國舅爺那青宣判無罪,駁回原告,都察院,大理寺,和中堂,紀大人你們對此有沒有什麼不同的意見,沒有的話就在結案報告上,簽字畫押吧。
和珅馬上就說道:王爺向來有我大清包青天的名聲,下官覺得這個案子判斷有理,有據,有節,下官沒有任何異議。說完就去結案報告那裏簽了名,然後按了手印。
都察院跟大理寺就更不用說了,不需要廢話直接去簽字,按手印了,連紀曉嵐最後都去,按了手印簽名了。
陸琳琅那是氣得不行,其實原本她母親也沒有打算告的,但是她長大之後,覺得她有能力來告了,就跟現代的律師想出名一樣的。
都是以扳倒皇親國戚為了出名,加上乾隆這段是時間,為了博得她的芳心,對她是大獻殷勤的,就更讓她覺得飄飄然了。
覺得連皇帝都對她千依百順的,潛意識裏就把其他人都當成奴才了,卻沒有想到在永誠這裏吃了鱉,沒有人買她的帳了,就連最近接觸她的紀曉嵐,都沒有為她說話了。
這不看到紀曉嵐去簽名了,就氣得不得了,於是便喊道:紀先生其他人官官相護也就算了,為什麼你也是這樣子的,這天下還有沒有個說理的地方了?
紀曉嵐還沒有開始說話,和珅馬上就罵道:大膽,王爺執法如山,你居然敢汙蔑我們官官相護,在場那麼多人,老百姓的眼光是雪亮的,這件案子七年前就判過了,你家人也都簽字畫押了。
七年過後你又來開始翻案了,皇上仁慈,澤被蒼生,願意在為你審一次案子,沒有想到你居然這麼不講道理的,真是不可理喻。
紀曉嵐也歎氣道:陸姑娘,如果你真是有冤屈的話,我紀曉嵐肯定為你出頭的,也會為你申冤,可這件案子現在明明白白的在這裏,我總不能顛倒黑白吧,而且知道了這個案子以後,我還特地去調查了國舅爺那青這些年的所作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