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教育,科舉製度大變革(1 / 2)

應鬆鐵路已經進入到了,大規模的運營當中,無數來往於兩地的客商和旅客,都能夠乘坐火車,實現快速往返與貿易。

可以說,這條鐵路一經運營,就非常的繁忙。

大清境內其他的幾條鐵路線,也開始了緊張迅速的修建當中,大量的資金和人力投入之下,這些鐵路交通線預計很快就會完工。

同時,應鬆鐵路複線修建工程,也已經提上了日程,一旦建成複線,應鬆鐵路的運載量,將得到極大的提高。

整個大清帝國,也正在迅速的發展壯大。

轉眼間,又兩年的時間過去了,整個大清發展非常迅速,每個州府,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

農曆新年前的最後一次朝會,洪熙特意對去年的,全國的發展情況進行了總結。

皇上,去年一年,帝國實現財政收入八千八百萬兩銀子。比起以往幾年,提升了百分之二十左右,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國內的工商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內閣總理大臣和珅,高興的說道。

洪熙點了點頭,在大清帝國大變革之前,整個大清一年的財政收入,也就五千萬兩銀子而已,現在,大清帝國財政收入能夠,增長了三千萬八百萬兩銀子,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

更何況,隨著國內的大規模工業建設,交通建設等的推進,預計今年的財政收入,還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增長到五千七百萬兩銀子以上,乃至於六千萬兩銀子,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皇上,去年一年,全國的教育建設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在帝國內閣的指導之下,已經開始推行到每一個村落,或者相鄰的幾個村落建立一所小學。

一個鄉鎮,或者相鄰的幾個鄉鎮建立一所初級中學,每個縣城建立一所高級中學,每個省,建立幾所大學。

這個計劃,已經完成了百分之三十左右了,預計,在未來兩年內,可以完成這個計劃,隻不過,由帝國財政來承擔小學和中學的所有費用,帝國財政的壓力非常的大,內閣副總理大臣,劉墉說道。

哪怕壓力再大,這一製度也必須要推進下去,帝國的人口雖然很多,但是絕大部分,都是目不識丁的。

朕希望通過各級學校,教導他們讀書寫字,學習文化,忠君愛國,這樣的話,帝國才能夠真正,強大起來,洪熙一臉的期望。

一個民眾目不識丁的國家,是不可能成為一個強國的,隻有將民眾的文化水平,提升上去之後,大清才能夠強大起來。

這樣的例子,在現在的文明社會非常的多,,不管是普魯斯王國的崛起,還是東洋帝國的崛起,教育肯定都放在了首位,洪熙自然也就非常重視,教育的建設了。

這一政策,倒是讓大清全國民眾各個階層,都非常的滿意,高呼洪熙皇帝,完全就是一個聖君啊!

幾千年來,無數的皇帝,雖然也有人重視教育,但是,卻絕對沒有哪一個,做到像洪熙這樣的,這已經是在用行政命令,要求適齡兒童,進入學校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