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木打造而成,邊角帶著金絲楠木,四周每個角上,還帶著一隻銅鈴,車身右下角,有個狼頭圖騰,這是薄家軍最早用的圖騰。
李氏先上車,隨後伸出手,將她扶了進來,裏麵都是軟墊,還有個小案幾,上麵擺著一隻玉盤,裏麵放著些果仁。
薄亦瑤沒有坐車,而是選擇了自己騎馬。
她的坐騎也是來自隴右,有傳言還是突厥最優秀的馬種配出的後代。
通體白色,隻有額錢,帶著一簇發亮的黑毛。
她也不戴幕離,熟練的翻身上去,雙腳輕碰馬腹。
整個動作行雲流水,顯然是經常練習。
薄菀菀抱著靠墊,眼裏很平靜。
“阿菀,怎麼一到長安,就懶成這樣啊,你之前不是還鬧著來了要好好玩玩嗎?”李氏邊取下她的幕離,邊說道。
“不想出去,想陪娘。”她說著,抱起一隻胳膊,靠在了她娘的身上。
李氏和田嬤嬤看到,都笑出了聲。
街上人越來越多,各家的馬車都出來,朱雀大街圍堵的水泄不通。
大穆開國,作為盛京的長安,倒是沒有遭受過什麼太大災難,百姓也隻有在新舊朝交替時候,人心惶惶了一陣。
等新朝初立,這座城池便再次恢複了它的活力。
端午是新朝第一個重大節日,並且沿襲了古法,開展了龍舟競渡,也是想借此讓整個長安的氣氛,從之前的沉悶中走出來。
好在出了城,一下子寬闊不少,此時季節,正是百花盛開的時候,不時有香氣彌漫。
這和自家後院不一樣,薄菀菀的心情,瞬間開闊不少。
“睡一下吧,還要一個時辰的路程。”
薄菀菀點點頭,靠在了娘親的腿上,窩起身子,闔上了眼。
馬車晃晃蕩蕩,睡的並不是很熟,不多時,外麵傳來了嘈雜的人聲。
看到她睜開眼,李氏遞過來了皮囊,“趕快喝口水,馬上就要到了。”
她接過皮囊咕咚咕咚喝了兩口,擦了擦嘴巴,將水壺遞過去,問道,“阿娘,咱們現在下去嗎?”
“不,現在是西岸,還沒到東岸。”李氏笑著說道。
她點點頭,掀開簾幔看去,外麵,人山人海,都聚集在了岸邊,他們這邊走的小道,則是被金吾衛隔開的一條街道,再走兩百步,就會看到石橋,穿過去,就是東岸。
東岸,屬於皇家園林明月宮的範圍,此時專門用來招待皇親國戚。
上了橋的時候,薄菀菀腦袋探出看去,橋下河水湍急,看不清一顆石子。
還沒仔細看,馬車就過了橋,到了對麵,果然安靜了許多。
“準備下車,可是悶壞了?”田嬤嬤笑著問道。
她搖了搖頭,“還好。”
很快,馬車駛到了一處停靠院,停穩後,田嬤嬤率先下去,隨後扶著李氏下來,在最後,才是薄菀菀。
她下來後,陽光剛巧落在眼眸,趕忙眯起眼伸手擋了擋。
李氏將幕離給她戴上,叮囑,“今日人多,可不能胡鬧。”
她點點頭,係好繩結。
輕挪蓮步,此處的場景,漸漸盡入眼眸。
昆明池畔,是一座屬於穆武帝的皇家園林,偶有穿著輕鎧的神策軍來回巡視,卻並未影響這裏的獨到的美景。
明月宮總有十六處院落,堂殿樓觀,無一不華麗。
春夏季節,桃蹊李徑,翠陰錯落,遠處偶有麋鹿金猿鳴叫。
跟在李氏身後,緩緩向樓閣處行去。
遠遠地,就看到了一座由內向外,視野漸漸開闊的恢弘建築。
總共兩層,高層以帷幔相遮,底層亦是如此,隻是相比高層,帷幔更短些。
樓閣內,有案幾地衣,地衣是成都錦繡毯,室內散發著龍腦鬱金香的味道。
各家座次,也早有女官引導安排。
薄家身為武將新貴,座次在二樓,緊鄰皇室成員。
最前排,是穆武帝還有父親薄弘已經段明瑞等一幹大臣,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紛紛陪坐在側。
身後是依次排開的臣子。
後妃則在右邊一處寬闊位置,以段貴妃為首,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親密的女眷,段玉涵也坐在了跟前,她的旁邊,則是姐姐薄亦瑤。
薄菀菀和李氏坐了過去,段貴妃馬上熱情相待。
“夫人,一直回來,還未相見,沒想到竟是這個場合見上了麵。”
聽到聲音,薄菀菀好奇看去,段貴妃微微側身,嘴角帶著和煦笑容,端莊典雅,通身都是大家典範,一看就是極為有教養的女子。
這和上輩子段家落難,坊間盛傳的開國妖妃不符合啊。
。您提供大神昭昭露雨的我家總是站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