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件事很快得到了解決。
因為江春石給江麥花做了一個小木馬。
底部像月牙一般,能夠來回搖晃,但是不會倒下來的木馬。
馬頭部分是按照江米夏繪製的圖樣來做的,簡單線條的卡通形象,兩側還加了兩個把手,方便江麥花扶著。
這樣的木馬,整個江家村裏頭,隻有江麥花有這麼一個。
江麥花高興壞了,每天不是在騎木馬,就是呼朋喚友,喊跟她差不多年歲的孩童到家裏頭,跟她一塊玩木馬。
可以說,已經把玩泥巴的事兒拋到了九霄雲外去。
“麥花感覺又長高了一些呢,比過年那會兒,得高一寸多吧。”劉氏一邊看著跟孩童玩鬧成一團的江麥花,一邊把手裏頭的麻搓成細細的麻繩。
細麻繩搓好了要纏成一卷一卷的線團子,紮東西,捆麻袋,納鞋底,都用得到。
搓麻繩可以說是家家戶戶的婦人必備的技能,買回來的成捆的麻,漚足夠的時間,再晾幹刮幹淨,剩下的那些麻纖維,拿來搓成麻繩。
搓麻繩是一件單調而枯燥的事情,所以時常幾個婦人會湊在一起,一邊幹活,一邊閑聊天。
今天的劉氏就來大房這邊,跟楊氏一塊搓麻繩。
方氏在一旁糊鞋底子,把那些洗幹淨,廢舊的布料,用漿糊一層一層的粘到板子上頭。
“差不多,今年春天長個兒長的不少。”楊氏答了一句,“還長胖了一些呢,看著壯壯的,招人稀罕的很。”
江麥花是家裏頭唯一的孫女,楊氏也是疼愛的很,看江麥花滿頭都是汗,拿巾子給擦了一把,又喊她來喝點涼白開。
“春石這幾天回來沒有,這眼瞧著要收麥子,到時候他是回來幫忙,還是家裏頭雇人收?”劉氏問。
“收麥子的人已經說好了,到時候來幹活,春石估摸著得等收完麥子才能回來”楊氏笑道,“前幾天說縣城那邊的院子已經租好了,他最近把鋪子裏頭的活趕一趕,也拾掇拾掇院子,等著麥收忙完了,就接她們娘兒倆去縣城。”
“這不我也說趕緊把麻繩搓好,到時候捆裝東西啥的,也方便,這鞋底子最近曬好了,也幫著再多做上兩雙鞋,不然到時候麥花娘到縣城裏頭得一個人操持一個家,顧不過來。”
“那倒是,縣城不比咱們村子裏頭,凡事都得多操心,多張羅才行。”劉氏附和道,“這正夏天的,天兒熱的很,縣城裏頭怕是也沒咱們這兒院子敞亮,估摸著熱的很,我讓有成給編幾個竹涼席和竹奴,到時候一塊捎過去,晚上抱著睡覺也涼快。”
“謝謝嬸子。”方氏道謝。
“跟嬸子客氣啥。”劉氏直笑,“到縣城裏頭可別太省儉,吃喝上別不舍得,春石現在賺的也多,咱們家裏頭底子也厚,不在意這個,到時候小夏和景韞也時常去縣城送貨,需要來回捎帶東西的,跟他倆說……”
劉氏跟家裏頭關係好,說是嬸嬸,跟半個娘也沒區別。
方氏知道劉氏也是心疼她和江春石,皆笑著應了下來。
劉氏晚上回去的時候,跟江有成說道了這事兒。
“去縣城置辦個家不是個容易的事兒,回頭你惦記著這件事,幫著搭把手啥的。”劉氏又提醒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