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究極貼地斬(日常過渡)
夜色下的倫敦橋,流光溢彩。
泰晤士河仿佛被披上了一件英國女王的彩裙。
《彩虹老太太》。
《硬幣的另一麵》。
河岸上的人們放緩腳步,認真聆聽,隱隱約約能感受遠方斯坦福橋所爆發出的激情澎湃。
“下麵為您介紹雙方的首發陣容。”
“切爾西排出的陣型是4-2-3-1。”
“門將:布馮。”
“後衛:阿斯皮利奎塔、大衛路易斯、卡希爾、呂迪格。”
“雙後腰:坎特、法布雷加斯。”
“中前衛:阿紮爾、李康、威廉。”
“前鋒:莫拉塔。”
-
【4231是不是最平衡,攻守兼備的陣型?】
-
【不是,要看個體的風格特點,例如這套首發陣容肯定不是傳統平衡陣的特點。】
-
【剛剛看了一下英超射手榜,薩拉赫、李康、凱恩把其他人打斷層了。】
-
【暫時的歐冠射手榜.薩拉赫、菲爾米諾、李康也把其他人打斷層了。】
-
【真的假的?利物浦現在那麼牛逼?我還以為主力射手是本特克!】
“巴黎聖日耳曼排出的陣型是4-2-3-1!”
“門將:阿雷奧拉。”
“後衛:阿爾維斯、蒂亞戈席爾瓦、金彭貝、庫爾紮瓦。”
“雙後腰:莫塔、維拉蒂。”
“中前衛:姆巴佩、內馬爾、迪瑪利亞。”
“前鋒:卡瓦尼。”
-
【巴黎沒人了嗎?讓35歲的莫塔來打首發。】
-
【他今年的狀態保持的不錯,除了對抗下降,其他方麵越老越妖,小鮮肉也競爭不過他。】
-
【莫塔是誰?】
-
【巴薩退婚流的鼻祖。】
-
【布斯克茨捂臉事件的男主角。】
-
【男主模版,少年莫塔VS齊達內。】
-
【尤文圖斯青訓度過童年,拉瑪西亞少年插班生,18歲巴薩主力中場,20歲重傷,23歲複出作為主力贏下歐冠冠軍,24歲重傷,25歲傷重不愈被150萬歐賣到馬競,後來成為自由球員.27歲加盟國際米蘭,半決賽兩次守轉攻策動攻勢,大破巴薩,國米三冠王的核心中場。】
伴隨著主裁判的一聲哨響。
比賽正式開始。
巴黎聖日耳曼球權。
卡瓦尼開球回傳莫塔。
莫塔是“範加爾改良版4號位”,屬性點傾向個體屬性,成為超級輔助陣眼。
範加爾改良過兩次拉瑪西亞4號位,其中一個版本的成品,就是“去核心化”的莫塔。
他認為後世沒幾個球員能擁有克魯伊夫的腦子,這項改動能夠大幅度提高球員在不同框架下的兼容性,脫離巴薩體係後也能如魚得水。
能夠適應任何球隊、“轉換進攻”階段的王者中場。
但是間接也導致了莫塔在“陣型拖後區域”發起“自主進攻”的能力是曆代4號位中“數據”最平庸的。
哈維的職業曆程不同。
他在青年隊和一線隊初期都是踢“拉瑪西亞正統4號位”。
老範沒辦法對他大動手術刀。
怎麼改,都不合適。
後來,西班牙國青主帥-伊納基·薩茲,在1999年世青賽、2000年悉尼奧運會,讓哈維嚐試前置踢法。
很多年以後,就是瓜迪奧拉和“哈白布”的故事了。
“巴黎聖日耳曼今晚踢得很流暢。”
“傳遞的線路很合理。”
“推進到了切爾西半場。”
“球丟了。”
“又搶回來了。”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
場麵稍顯沉悶。
莫塔耐心梳理著巴黎聖日耳曼的推進。
足球卻不斷被切爾西球員破壞出界。
積極反撲、懷著逆轉決心的巴黎聖日耳曼,仿佛一拳頭打在泰晤士河上。
圖赫爾的右手時不時下壓,示意弟子們把對手的節奏壓下去。
VIP包廂。
阿布焦急地撓了撓手背。
“怎麼老是讓對麵控球?我們幹嘛老是把球踢出界?”
技術總監-切赫,連忙解釋:“雙方教練在開場的時間節點的戰略傾向不同我們首回合領先了三球,不必著急.”
阿布打斷道:“我當然知道!”
切爾西的換帥速度是很快的。
哪怕你拿了冠軍,滿足了俱樂部的客觀需求,但也要滿足老板的精神需求.例如穆一期,在青澀羅本複出後一樣得打出美輪美奐、配合流暢的攻勢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