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秦子美秋窗寫話本 李太白春殿展詩才(1 / 2)

夕陽殘照,將長安城內映得一片橘黃,冰冷的灰色牆磚也可見幾分暖色。一行秋雁飛過,向南而去,引得一些頑童舉目而望,歡呼雀躍。

在城西有一片官宦四合院,一共兩條長街,近百座房屋,裏麵住的都是一些京中小官,名為仕宦街。

這些四合院大多丫鬟奴仆成群,其中獨有一家顯得格外清冷,不但房屋年久,盡顯斑駁之色,院落中也落滿了枯葉。

已是八月時節,又是日落時分,空中已有一絲冷意。一陣秋風拂過,掀動院中的落葉飛旋而上,打在了張開的紙糊窗戶上。

窗內木椅上,端坐著一個身穿青色長衫的俊朗少年。他身材瘦長,眉目清秀,銳利的雙眸中不失柔情,眉宇間更有一股英氣,正手執毛筆,書寫話本。

少年名為秦瓊,字子美,乃工部營繕郎秦業之養子,下還有一弟一妹,皆不是同胞弟妹。

十六年前,秦業年已五旬,仍無子女承歡膝下,便向養生堂抱了一子一女,那一子便是秦瓊,另有一女名為秦可卿,乳名可兒。

而那一弟,則是秦業後來所生,名為秦鍾,字鯨卿,現年十二,已入蒙學。

秦瓊記得,按紅樓原著,抱來的那一子,幼年夭折了。他沒想到,自己穿越而來,附到了他身上。

等他搞明白這是紅樓世界後,見家境艱難,幾經思量,便起了一邊寫話本賺錢,一邊準備考科舉的念頭。

他也不是沒想過製造一些前世的東西,在這裏售賣,但一來沒錢沒人,二來他還需科考和練武,便將那想法放下了,等將來時機成熟時再做。

平日,除了寫話本和準備科考,他還拜了一個武師一個道人,學得了一身武藝在身,無論刀槍劍戟,還是騎馬射箭,他都已極為嫻熟,雖然看著身體瘦長,但卻滿是肌肉。

若以他如今的本領,十幾個大漢都近不得他身,上陣殺敵也完全不是問題。

他又是學武,又是科考,自是為以後打算。

這個世界在西漢王莽時期走進了岔路,王莽建立的新朝延續了兩百年,之後又曆了幾個朝代。

直到唐玄宗時期,曆史才與前世完全重合。後麵又經曆了五代十國和宋元,但在明朝建文帝時又生了岔路。

前世建文帝被朱棣篡了帝位,在這個世界,朱棣則造反失敗,引來其他藩王的圍攻。

眾藩王拿下朱棣後,要求建文帝讓他們自治藩地,私立兵馬。建文帝迫於形勢,隻得答應。

因為建文帝性子柔軟,對待朝事瞻前顧後,被一群文官占了上風,使得朝局失衡,僅當了十年皇帝,便鬱鬱而終。

其子即位後中樞被文官架空,地方上眾藩王又不聽調令,再加上新的一波藩王分割疆土,外有強敵,內有起義,導致大明朝名存實亡。

此後一百年,諸王爭霸,天下陷入如春秋時代一般的拉鋸戰,朝中雖有天子,但隻被當成吉祥物供奉。

直到百年前,天災不斷,農民無地可用,無糧可吃,憤而起義,由高湛帶領,從南到北,統一了神州,定名大周,結束了這百年的戰亂。

如今定國百年,已曆三朝,神州百弊叢生,天災亦是不斷,北方瓦剌、東北女真、西部蠻夷也不時騷擾,內有貪腐,外有強敵,國朝疲態已顯。

尤其北方女真愈加強盛,窺伺神器之心已顯,國朝卻無良策,幾次交鋒也皆敗落,隻能任其坐大,他日定是強敵。

而十二年前,太上皇隆慶帝更是丟失了西南屬地,成為了舉國之恥,他也因此而禪位。

秦瓊在前世也是一個有雄心壯誌之人,隻歎時乖運蹇,半生潦倒,卻無拿得出手的成就。

既重生至紅樓世界,又當逢此國運衰敗之時,他自當重拾淩雲之誌,立那不世之功,傳那千秋功業,留青史於美名。

因此,文,他要,武,他也要。不但要文至宰相,武也要公侯。如此,才不枉來紅樓世界一趟。

當然,還有那紅樓眾美人!

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男兒當如此!

但如今,他還隻是一介寒衣秀才,雖說是文武雙秀才,但距離百官之相,萬軍之侯,還有萬裏之遙。

眼下的當務之急,是將這篇話本的最後一回寫好,而後準備後日的秋闈。

他寫話本已有幾年,寫過宮鬥秘聞,寫過鄉間野史,古龍、金庸的武俠故事也憑著記憶重寫了,但他沒有過目不忘的能力,故事都是用自己的語言重新編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