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祖製【求訂閱求月票】(1 / 2)

“遠不僅如此!”嬴政搖了搖頭。

“一統是在朕的手上一統的,按照慣例,我等製定的一切製度都會成為後人遵循的法度。”

嬴政看著李斯凝重的說著,他看到的遠遠不止當下,還有未來。

他雖然不是大秦的開國之君,但卻是一統後的帝國的開國皇帝,始皇帝。

那麼在他一朝所定下的所有規則都會成為帝國將來運行的規則,也將被稱為祖製。

就如同穆公霸業時,有人殉的製度,穆公一死,所有朝中大臣也要跟著殉葬,最著名的就是子車三傑。

這也就導致了原本雄霸西方的秦國盛極而衰,並且因為這個祖製,使得士子都不敢再入秦為仕,也使得後來的秦國越來越弱,朝令夕改更是常事。

一直到秦獻公時才下了大魄力廢除掉人殉製度,然後再到孝公時再給秦國擦屁股,想盡一切辦法來招攬山東士子入秦。

所以祖製的危害,秦國是最有發言權的,也正是如此,秦國也一直在規避著這個風險。

簡單來說就是,“蜃樓計劃”其實很多人都知道沒有個三五十年都很難成功有突破,甚至在嬴政一朝都不大可能有突破性的進展。

可是若是嬴政不去做,甚至做了一半就終止掉,那麼後來的繼任者,在看到“蜃樓計劃”的花費如此之高,潛意識裏就會拒絕再開啟這個計劃。

所有朝臣也都會上書說,始皇帝一朝都做不到的事情,我們怎麼可能做到?

始皇帝一朝都終止的計劃就證明了這個計劃無法完成,我們要遵從祖製。

從此,“蜃樓計劃”也將會無休止的暫停。

若是晉遙在的話一定能想到這麼做的後果,因為曆史上華夏由盛轉衰的伏筆就起源於這個祖製。

明洪武三年,朱元璋因為防範倭寇,下達了禁海令,裁汰了幾乎所有的船舶市司,更是“片板不入海”。

結果就是使得原本作為全球最強的大明海運瞬間沒落,哪怕是永樂帝重啟了船舶市,更是開啟了當世世界上最遠的航海旅程,結果在永樂之後,不知為何卻又重啟了祖製,重啟了禁海令。

讓名動天下的鄭和寶船成為了曆史,再也無法再現。

嬴政此時做的也正是如此,若是終止了“蜃樓計劃”,等於直接放棄了沿海的開發,最後形成了習慣,讓後人對大海失去了向往和探索,最終閉關鎖國。

在嬴政的解釋下,李斯也很快反應過來。

所謂法製,最終還是會淪為人製,因為法是為人服務的,也是由人來執行的。

若是他們一朝禁止了太多的東西,那麼就會形成一種製度,在後人的習慣和曲解下,就會衍生出無盡的麻煩。

尤其是作為朝臣,敢於創新和推翻舊製的少之又少,更多的人想的也都會是,多做多錯,不做不錯。

在這種心理下,所有人都會遵循著祖製而不敢去創新和推翻,哪怕明知道祖製是錯的,但是卻依舊會選擇性的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就好比現在的秦法延襲的是商君之法,其中很多東西都已經不再適用於現在的秦國,但是真正敢去廢除,更改,哪怕是李斯也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