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就是多種感官獲取信息,以激素調節驅動體內能量、組織器官活動,形成某種模板式反饋調控。
為什麼以哭之類的方式發泄一頓,就會平靜下來?
或者說,為什麼會起情緒?
身體的各項運動,從宏觀到微觀,都可以大致拆解成——
感受、傳導、處理、傳出、執行,這五個階段流程。
而這個流程之中,都需要有一個在五個環節流轉的“信息”的媒介。
酶、激素、神經遞質、抗體,還有可以換成“外激素”這個稱呼的信息素。
神經細胞,在這些流程之中,都有出現。
用宏觀事物類比,它們就是“鑰匙”,而打開的“鎖”,就是“靶細胞”,而靶細胞所封鎖的一個個器官執行某種活動的指揮控製室。
所以,前世很多情況下,直接“打激素”,就可以影響身體發育生長,讓生物鎮靜、讓生物興奮、讓生物產生各種生理變化。
酶在這幾樣事物中雖然比較特殊,但是,地行的“第二心髒”,注定了他需要將其納入討論。
酶本身是各種定向的、高效的催化蛋白的統稱。
血液神經化,並不是什麼原理上就不可行的。
最大的問題,就是“效率”。
中樞神經係統中,最重要的兩種細胞,神經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
神經細胞是特化了“感受”、“傳導”的細胞,本身和靶細胞等有大量的共同點。
神經膠質細胞有多個類型,大致起連接、固定、分配營養物質、參與修複和吞噬等輔助效果。
通俗來說,神經細胞之間以神經遞質傳導訊號的方式,並不複雜。
每個神經細胞之中,在靜止狀態下,都處於一種平衡狀態,就像多米諾骨牌那般,推動一張牌,它本身的自重就會壓倒一張牌,將這個平衡打破,一路傳遞過去。
最消耗能量的,其實是把一張張多米諾骨牌扶起來,將它們複位的這個過程。
在神經細胞的位置相對固定的情況下,規律性地進行,當然會比起一堆經常複雜變動位置、和“神經遞質”雖然類同但流程和幅度都更大的血細胞要效率高。
然而,“生命力”的存在,為這種流程提供了可能。
在細胞位置完全固定的情況下,生命力也可以進行傳遞。
在血液流動的時候,生命力跟著一起走,速度會更快。
就像走樓梯和走電動扶梯的區別。
但是,除此之外,生命力本身有一種“連接固定”的特性——
能夠取代部分神經膠質細胞的支撐和固定效果。
並且,生命力在血液細胞之間流轉,本身又可以作為“神經遞質”。
一顆儲存了能量的血細胞,將能量外放後,進入“低壓”狀態,另一個儲存了能量的細胞是“高壓”狀態。
這種壓力差本身,就會推動能量前進,而這個變化的過程,就是神經信號傳遞。
對於前世還未探索完畢的生命奧秘,地行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對於生命是如何進行記憶的,地行也難以確認。
但是,如果是——電信號呢?
在生命的體內,以電子信號,以二進製的開關方式來模擬呢?
不,地行並非是打算放棄生物演化的路線,玩去哪以血肉身軀模擬構建數字信號。
而是......
他打算和慢慢和核心脫鉤。
在通過核心發展、演化的同時,以完全自行操控的方式,構築一套新的,血肉模擬數字信號的“生物電腦”。
控製欲強烈的地行,不能容忍一個自己無法了解原理的東西以自己不了解的形式和自己綁定在一起。
盡管它非常“簡便”。
自體的操控方麵,他會嚐試搭建一套甚至幾套與核心生命體係完全不一致的“生物電腦”,作為後手。
核心方麵,他會繼續發展和強化自身,提升自己的標簽等級。
這群矮人,這群向著自己的勢力發動了攻擊,幹擾了他的演化、研究進程的敵人,需要消滅掉。
這樣,他才能夠獲得安穩的演化和研究的環境。
巨大的、晶瑩的血色巨蛋之中,伴隨著他的思緒浮動,血能氣息流轉,一次次嚐試著穿過這有著保護效果,但也限製了他行動的晶瑩蛋殼,向著外部滲出。
而對於巢龍們來說,這在以往從未見過的光景,讓它們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在它們不安、敬畏的視線中,時間緩緩流逝。
蘇醒日,到來了。
。您提供大神南非巨頭的龍巢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