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籌集物資說的容易,但真的做起來卻是千難萬難。
自打戰爭爆發後,棉布和棉花就是極為緊俏的戰爭物資,本就非常的稀少。再加上日軍對敵後根據地的刻意封鎖,使得這方麵的物資流動起來就變得更加困難。
也正是因此,九分區才不得不向上級尋求物資幫助。
……
而就在整個分區上下都在為尋找防寒物資發愁的時候,一個意料之外的消息卻被幾個民兵給帶回了根據地內。
原來,隨著地方同誌協助九分區籌備物資的行動全麵鋪開,不久前損失的那批物資竟然突然間有了消息。
很快,經過地方同誌的詳細偵查,這批“失蹤”物資的去向也漸漸浮出了水麵。
……
九分區會議室內。
“馮政委,這兩位就是本地的武工隊負責人。”
指著身邊的兩個百姓打扮的漢子,新二團團長沈存誌給馮誌明做了簡單的介紹。
聞言點了點頭,馮誌明特意走上前和兩個漢子相繼握了握手。
由於分區的主要部隊都處在戰備階段,因此馮誌明他們這幾天都非常仰仗根據地的民兵提供幫助。
“二位同誌,這批被劫的物資對咱們分區可是非常的重要,所以你們一定要確定情報的準確性啊……。”
看著兩名滿臉風霜的漢子,馮誌明顯得非常的謹慎。
雖說沈存誌一再向自己保證情報的可信度,但自從有了上次特務團中伏的教訓,馮誌明現在對任何情報都不敢輕易的相信。
……
“首長您放心,我倆這次專門找機會混進了存放物資的倉庫偵查,所以請報上絕對有把握。”
說到這,其中一個老成一些的漢子又從衣服裏翻動了一會,拿出了一塊灰色的布條子。
“首長您看,這就是我們托人從其中一匹棉布上裁下來的樣板。
您看看,這上麵的這個標記可是一般商家絕沒有的。”
聞言下意識的接過對方手裏的灰色布條,馮誌明迫不及待的就將其展開搭在了手裏。
……
“政委您看,就是這裏……。”
見狀,早已經看過證物的沈存誌也趕緊替馮誌明指了指布條子上的一個記號——太嶽印染廠。
看到這,馮誌明下意識的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這……這絕對是咱們的物資。除了我們外,絕不會有人在棉布上印這種編號。”
在看到布條邊緣上的記號那一刻,馮誌明就知道這東西一定是出自後方的印染廠。
“馮政委您說的對,除了這上麵的編號外,您再看看這布條的顏色……。”
拿起布條放在自己的袖口上,沈存誌用它和自己身上的淺黃色軍裝比對了一下。
“您看……這東西應該是染出來有段時間了,所以褪色的比較嚴重。”
沈存誌身上穿著的是一件入秋後才做出來的新軍裝,這時候還有一點淡淡的土黃色。
眾所周知,由於後方根據地的印染廠使用的是不是化學而是土造的草木灰染料,所以山西八路軍軍裝著色的穩定性非常的差。
雖然一開始印染的都是土黃色的布料,但往往過上一段時間就會褪成淺灰色,也就是老百姓口中俗稱的八爺灰……。
……
“你們是從哪裏找到這東西的?”
確定了手中的布條子的來源,馮誌明立刻就想到了另一件事。這東西在哪,是怎麼到了那裏的。
聽到馮誌明的詢問,沈存誌趕緊拍了拍兩名民兵的肩膀,讓其趕緊把知道的消息再給馮政委說一遍。
“首長,這批物資我們的人是從咱們沁縣南麵的中村鎮發現的。具體點,就是鎮子維持會長家開的德隆商行西院的倉庫。
另外我們還打聽到,他們最近確實放出了風聲,說是要出售一批棉布和棉花。”
……
聽著民兵的解釋,馮誌明的臉色也漸漸由興奮變成了陰沉。
自從得到運輸隊全軍覆滅的消息後,馮誌明就一直以為物資是被日軍銷毀在了半路上。
而讓他萬萬沒想到,這批物資居然會最終落到了當地漢奸商人的手裏。
……
沉思了片刻,馮誌明突然再次拿起布條看了一眼。
“存誌啊……如果我讓你想辦法把這批物資再搶回來,你有把握嗎?”
聞言嘿嘿一樂,沈存誌輕輕的拍了拍胸脯。
“馮政委,我沈存誌要是沒這個把握,還能這麽火急火燎的來找您嗎。
你放心,我早就已經派人把中村鎮的敵情提前摸了一遍了。”
說到這,沈存誌迅速走到掛在牆上的地圖前,指了指中村鎮的位置。
“馮政委,按照我們的情報,這個中村鎮的據點在入冬後就已經撤防了不少鬼子。
所以,現在就算是把鎮子附近幾個哨卡裏的治安軍都加在一起,中村鎮的敵人撐死也就是一百人不到。
這其中,鬼子更是連三分之一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