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搜刮有發(1 / 2)

北宋時期的杭州城,麾下有錢塘縣、臨安縣、富陽縣、於潛縣、新城縣、鹽官縣、昌化縣、昭德縣等繁華之地,是東南區域首屈一指的財稅重地。

其中以西湖邊的錢塘縣最為繁華,州城之地也在這裏。

等到北宋滅亡,

南宋皇室南下,把行在建在杭州城,杭州城更是升級成為了臨安府,繁華程度冠絕東南諸州。

從臨平鎮一路往西而去,約莫三十餘裏後會進入錢塘縣,劉掌櫃的獨子就是被困在錢塘縣。

........

一處山坳處,

嶽飛點燃了篝火,招呼眾人休息片刻。

故地重遊的馬武忙前忙後,熱情地為眾人熬湯,

馬武是錢塘縣人,熟悉附近情況,因為這個關係,上一次,馬武就跟著徐慶護送劉掌櫃獨子前往杭州,這次又自告奮勇再次南下。

趙燦看著馬武年輕的麵龐,笑道:“馬武,你說你老家是錢塘縣的,怎麼跑相州去了?這地方肯定比相州繁華吧?”

馬武很瘦,臉頰也幹巴巴的,他聞言譏笑道:“繁華又如何?那還不是官老爺的天下,像我們這些升鬥小民,每日光是為了身丁錢就焦頭爛額了,哪還有心思享受這繁華盛世。”

身丁錢,

是廣泛存在於南方地區的一種苛捐雜稅,俗稱人頭錢。

本來是五代十國時期割據政權搞出來坑害老百姓的,宋朝滅掉這些割據政權後,並沒有取消,而是接著收。

身丁錢有多重?

在北宋時期,福建地區是“人戶每年輸納身丁米七鬥五升”,湖南地區是“一丁有出四鬥者”,浙江地區是“丁錢至有三千五百者”。

以錢塘縣為例,

隻要家裏有男丁的,一個人一年就得給三千五百錢,也就是三貫五百錢。

古人認為多子多福,故而家中往往有三四個男子,一人三貫五,一家一年光是身丁錢就得給十幾貫。

而一個尋常百姓家庭,一月收入不過三五貫罷了。

身丁錢的存在,最終導致了南方地區出現了極其罕見的‘不舉子’現象,一家慣例隻養二男一女,過此輒殺之。33小說網

章仿祖父章惇就是家中第四子,以章家富裕都無法養育第四個兒子,差點把章惇溺死,由此可見身丁錢之重。

趙燦還是第一次聽到身丁錢這種苛捐雜稅,愣了半天,苦笑道:“這算是什麼個意思,這種苛捐雜稅也能收?太荒唐了。”

“小郎君是個有良心的,”馬武嘻嘻哈哈笑道,“身丁錢存在上百年了,錢塘縣家家戶戶的木盆都不知道溺死了多少嬰兒,也沒哪個當官的說這事情不妥當。”

“要是小郎君當官就好了,我們老百姓還能有個盼頭。”

“會有希望的。”趙燦正色道,“我若是高中進士,必建議官家取消身丁錢,還南方百姓一個公道,讓你們過上好日子。”

“那夠嗆。”

馬武哈哈一笑:“小郎君莫不是以為我舉家搬到相州是僅僅因為身丁錢?錯了!除了身丁錢,我們還要繳納腳錢,鹽錢,農具錢,公用錢,免夫錢.....等等,那可多著哩,一個月賺五貫都不夠花啊。”

“哈哈哈哈!”

周豹等人聞言笑了起來,不知是馬武說的有趣,還是早已習慣,苦中作樂。

“這麼多苛捐雜稅?”

趙燦聽完也是愣了許久,心想一個普通百姓又能有多少積蓄呢,光是應付身丁錢就已經精疲力盡了,還要有十幾種苛捐雜稅,

如此繁重賦稅,怎能讓百姓過上安穩日子。

後世總有人吹噓大宋收入冠絕曆代,現在看來,是‘搜刮有方’啊。

如此一想,方臘起義也是必然,本就苛捐雜稅眾多,苦不堪言,結果又弄出了個什麼花石綱,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