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報國疆場上(二)(3 / 3)

張大少爺三十歲之前,都是順風順水的,二十歲晉升少將,二十五歲晉升中將,二十三歲成為東北王,三十歲擔任海陸空副總司令,成為地位僅次於蔣校長的人物。

但是無論是在處事上麵,還是在對部下使用的上麵,都是很差的,光是遼寧省主席、吉林省主席投靠ri本人這點上麵,已經可以看出張大少爺的能力了。

當然,九一八時間後,除了黑龍江省外,遼寧省和吉林省的東北軍將領投靠ri本人的不在少數。

對於張學良來說,他還有機會,但是他不珍惜這個機會。對於孫興華來說,那就是將失一令而軍破身死。

梁浩抗ri先遣隊的幾千官兵的xing命,就掌握在孫興華的手裏。

“師座,如果現在迅速向察哈爾轉移,或許還能夠來得及,是否給瀚文下達命令,讓他帶領部隊迅速轉移到察哈爾省,通過察哈爾省進入到黑龍江省。”葉正清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隻要在ri軍沒有趕到彰武縣的時候撤退,以抗ri先遣隊的能力,安全轉移到察哈爾省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因為此刻東北境內的ri軍不過幾萬人而已,駐守在各縣的兵力幾乎不會超過一個大隊。

“如果張學良現在抓住機會,調集重兵反攻ri軍。以東北軍的能力,應該不難擊潰關東軍。隻要擊潰了關東軍,那麼事情就好辦了。此刻ri本經濟出現危機,恐怕打一場持久戰,絕非是他們願意看到的。”孫興華指著地圖上麵的遼寧吉林省,有些惋惜的說著。

孫興華不是張學良,也做不到張學良應該做的事情。

“給瀚文發電,讓他自行決定吧。”孫興華無奈的說了一句。

他不再前線,無法掌握到前線的情況,如果孫興華此刻冒然的下達命令,隻會影響到抗ri先遣隊的實力。

士氣上麵的打擊和兵力上麵的損失,都不是孫興華願意看到的。

“以我的名義,給張學良發去一份電文,請求他派遣部隊,收複遼寧,吉林三省,等待國際和zhong yāng的決策。”孫興華又無奈的說了一句,實際上麵他知道給張學良發電,根本就不可能讓張學良派遣兵力。

因為張學良根本就沒有打算守住東三省的地盤,和ri本人決死一戰,不久後的錦州,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嗎,zhong yāng下達的是抵抗命令,張學良的東北軍卻跑了。。。

彰武縣外圍,抗ri先遣隊司令部。

從參謀長楚龍手上接過電文的時候,梁浩就清楚自己這次麵臨的危機。

一個旅團的ri軍,已經超出抗ri先遣隊應對的能力,這倒不是說抗ri先遣隊的六千多人,不是ri軍一個旅團的對手,而是雙方一旦展開作戰,ri軍會有增援部隊,而抗ri先遣隊不會有任何的援軍,他們是孤軍,沒有任何人增援的孤軍。

“撤退的話,我們能夠保證部隊的完整,小股ri軍想要攔截我們,是不可能的事情。”楚龍坐在椅子上麵,悶悶不樂的抽著香煙。

撤退,這是九一八之後,他們經常能夠聽到的事情。

東北軍撤退了,把大好的河山留給了ri本人。東北軍撤退了,幾千萬同胞淪為亡國之奴。

“我們是來抗ri的,不是來逃跑的。”

幾個營長坐在一旁,其中反坦克炮連的連長站了起來,看著梁浩說。

“對,我們如果要撤退了,和東北軍的逃跑行為有什麼區別。小ri本不就是有一個旅團嗎,咱們就和他們過過招,即便部隊拚光了,也要小ri本知道,中**人不是孬種。”

“司令,從甘肅出發的時候,弟兄們就已經做好了戰死這裏的準備。如果連我們都撤退,即便活著回去,又有什麼麵目見百姓袍澤。”

其餘的軍官紛紛站了起來,表明自己的態度。

梁浩看了看軍官們,又看了看楚龍,右手握成拳頭,狠狠的砸在桌子上麵說:“給師座回電,部隊和ri軍進行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