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十一月十三日,黃埔島。
自從上次接受部分孫興華父親孫世宇讚助的武器之後,黃埔教導團再次進行了編組,加強了每營的火炮以及機槍裝備。為了加強黃埔教導團的作戰能力,蔣校長特意與何應欽團長,孫興華副團長商議之後,再次製定了黃埔教導團的編製問題。
黃埔教導團下轄三個步兵營,營部直屬兩門法師37MM步兵炮(孫世宇援助),兩挺俄製馬克沁重機槍,每連擁有一個機槍班(一挺俄製馬克沁重機槍,一挺麥得森輕機槍),而教導團直屬的機槍連,則是擁有四挺麥得森輕機槍,四挺俄製馬克沁重擊,並且提前成立了炮兵營,裝備八門俄國76.2MM火炮,四門美國120MM野炮,以蔡忠笏為營長,陳誠為炮兵營第一連連長,蔡忠笏兼第二連連長,羅卓英為第三連連長。
而孫興華從中得到的好處,就是成立了一個手槍隊,由孫興華兼任隊長,下轄一個衝鋒槍排(24支湯姆遜衝鋒槍)一個手槍排(長短槍各24支)。
這支部隊擁有自動武器,雖然名為手槍隊,實際上麵是當作奮勇隊使用的,蔣校長本來是無意讓孫興華兼任隊長的,因為所謂的奮勇隊就是敢死隊,蔣校長組建手槍隊,完全是為了為以後苦戰做準備的。但是鑒於孫興華幾次苦苦哀求,蔣校長最終還是答應了孫興華,不過為孫興華設置了一個副隊長,打算挑選一位一期生來擔任,負責手槍隊的工作。
“輔國,都準備好了嗎?”何應欽站在黃埔島的碼頭上麵,看著一旁的孫興華說。
“都準備好了,不會有任何問題的。”孫興華急忙回答了一句。
何應欽點了點頭,目光看著遠處的江麵。
天氣晴朗,輕風微微。孫總理攜北上隨行人員宋慶齡、汪精衛、戴季陶等途經黃埔時再次登島作短暫視察。當“永豐”號炮艦在黃埔水麵一出現,蔣介石全副武裝,腰挎軍刀,立即駕一艘小汽艇飛駛至江心迎接並作前導,然後與“永豐”號一同停靠在軍校的大碼頭上。
碼頭上麵,並排站立著黃埔軍校的幾位主要官長廖仲愷、周主任、王伯齡、何應欽、孫興華鄧演達及蘇聯政治總顧問鮑羅廷。全校師生,一律著裝整齊,戴大蓋帽、雪白的手套、持槍肅立於碼頭至軍校大門口的通道兩旁,向孫總理致持槍禮。
孫總理則是揮舞著帽子,向黃埔師生致意。
“軍校情況怎麼樣了。”走進黃埔軍校,孫總理看著一旁的蔣校長說。
蔣校長立即回答道:“第一期學生經半年緊張的學習、訓練,近日即將畢業。第二期按計劃考取490名,也已入校。一期學生畢業後,除根據各方強烈請求,分配往農**動講習所並韶關前線各軍少部分外,作為骨幹均留校以組建本黨革命軍。”
孫總理接連點頭,顯然對這樣的成績十分的滿足。
到了下午四點的時候,孫總理開始觀看黃埔學生部隊的軍事演習。
軍事演習由何應欽,孫興華負責,何應欽指揮黃埔教導團三營,據守在黃埔島對岸的魚珠炮台一帶,孫興華則是負責帶領一二期的學生們,負責攻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