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晨,太陽升起來了。它抖開一身金光閃閃的彩衣,蕩起了陣陣清風,趕走了黑夜,驅散了沉寂。
村莊裏麵漸漸的熱鬧了起來,昨晚激戰留下的痕跡,也被三營官兵清理了,村莊的主要街道和居住過的地方,全部都被官兵們重新清掃了一遍。
“營長,擊斃陳軍士兵八十五人,俘虜二十七人,繳獲花機關三支,重機槍一挺,步槍九十支,毛瑟手槍五支。”蔡光舉走到孫興華的麵前,報告著情況說。
孫興華點了點頭,繼續詢問道:“我們這裏的傷亡情況呢。”
“輕傷二十五人,沒有造成任何陣亡。”蔡光舉回答道。
孫興華臉上露出了笑容,首戰告捷,對於孫興華來說,這是他最需要的了。這次的勝利,不光能夠鼓舞三營的士氣,甚至整個黨軍部隊,都會受到鼓舞。
“派遣人員給團部報信,另外把俘虜送到團部去。”孫興華急忙下達了命令。
就在這個時候,村民們拿著東西走了過來。
“長官,這次實在是感謝你們啊,前幾天的時候,我們就聽說了,附近有陳炯明的潰兵,到處洗劫村莊,這次你們把他們全部的殲滅了,可是給我們做了一件大好事啊。這些東西,都是村民們慰勞你們的,希望長官能夠收下。”年紀大一些的村民,走到了孫興華的身旁,一臉感激的說著。
現在對於村民來說,隻要不洗涼他們的財物,他們就已經非常高興了。但是這支部隊,給他們一種從來沒有過的驚喜,這支部隊說話文明,無論對什麼人說話,都是客客氣氣的,幾個長官也沒有任何的架子。
在使用百姓東西的時候,都提前打招呼,如果損壞了,還按照原價賠償,就連百姓們送給他們的東西,他們都會按照市場價格付錢的,這樣的部隊,他們一輩子都沒有見識過。
“好了,你們不用送了。”遠處的一名少尉急忙的拒絕著,他的身後,跟隨著不少的百姓,拿著東西送給這名少尉。
少尉年紀在二十六歲左右,比孫興華這些人要大很多。
“我活了這麼大歲數,還沒有見過這樣的部隊,幫助百姓整理街道,不收取百姓任何好處,軍醫免費給百姓治病。”一個七十多歲的村民,一臉感慨的說著。
三營部隊在早上七點離開了村莊,繼續前往虎門行軍。
而三營良好的軍紀,讓百姓們記住了這支部隊。
“後生,他們背包上的字是什麼啊。”一個村民看著士兵身後的背包上麵有字,於是詢問了一句。
村裏唯一認識文字的青年,則是緩緩的說著:“不要錢,不要命。愛國家,愛百姓。”
1925年二月三日,三營部隊趕赴距離虎門幾公裏處太平圩,而在當日下午,教導第一團主力部隊,也趕到了太平圩駐守了下來。
在教導第一團主力到達不久之後,黃埔軍校校長兼粵軍參謀長蔣中正偕政治部周主任、蘇聯顧問加侖及校本部人員,自黃埔乘船至虎門,駐虎門之南數裏之太平圩方家祠。
蔣校長到達這裏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召見了教導第一團副團長兼任三營長的孫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