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林默第三次經曆相同的場景。
有了前兩次的經驗,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已經是非常熟悉。
他知道,幾分鍾後鄰居阿姨就會開門進來,她會看看天天醒了沒有,然後倒一些水,囑咐幾句,之後鎖門回去看店。
這個過程無論自己怎麼和她說都沒用。
仔細想想也是,一個5歲的孩子說要著火了,換誰也不信。
而且想跑也跑不了。
林默上一次試過,直接被鄰居阿姨給抓了回來。
對方是軟硬不吃。。
畢竟鄰居阿姨隻是受天天爸爸的委托,幫忙照看一下孩子,至於她自己,還要照顧她自己店裏的生意。
能做到這一點已經算不錯了。
至於對方為什麼要鎖門,這個也好理解,怕小孩子亂跑。
大家都忙,隻要保證小孩子安全,不餓著,不渴著就行。
按理說這是最省事兒的法子,可誰能想到,很快舊貨市場就會發生火災,最終釀成慘劇。
林默這一次反應極快,他快步走到窗口。
這裏唯一的窗戶外麵用鐵網圍著,是為了防盜。
他朝外麵看去。
這個時間,加上天氣不太好,舊貨市場裏的人並不多。
但隻要是來舊貨市場的人,基本上都是有需求的。
這地方,可不是高檔商場,沒事兒幹了隨便逛,一般人沒有需求,不可能來這種地方。
林默記得火最開始燒起來的地方,好像是不遠處一個主營各種二手電動自行車的鋪子。那地方很亂,地上到處都是散落的零件和充電的電池。
的確很容易發生火災。
尤其是那種鋰電池,真要是燒起來,那根本攔都攔不住。
林默一直盯著那邊,看到那鋪子裏走出來一個人,他立刻大喊起來。
“叔叔,叔叔!”
窗戶相隔那個店鋪十幾米,加上沒什麼人,所以對方聽到了。
那是個中年人,衣服和袖子上沾著汙漬,他看了看窗戶裏的林默(天天),然後走了過來。
“天天,你在叫我嗎?”這中年人笑著問道。
林默趕忙說是。
顯然對方認識天天。
也是,天天就是跟著他爸爸在這個舊貨市場裏長大的,這裏的人很多都認識天天。
可林默沒有繼承天天的記憶,所以也不知道這人叫啥。
但事情得辦了。
林默剛才想過,天天把他弄到這個精神領域裏的目的是什麼。
是讓自己體會他的痛苦和絕望?
有這個可能。
但這個來一次就行了,沒必要給整個無限循環啊。
當然也有可能是對方想不斷的折磨自己,經曆無數次死亡,這個可能性不大。更有可能的是天天想要讓自己阻止這一場災難的發生。
哪怕是在精神領域裏阻止。
而不管是天天故意要無限次的折磨自己,又或者是要自己阻止這一場災難,林默能做的都是想法子改變既定的軌跡。
也就是說,改變天天死亡的命運。
或許這是打破循環的唯一法子。
林默想到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阻止著火。
隻要不著火,沒有火災,那悲劇就不會發生,這裏的自己(天天)也就不用再被活活熏死。
之前已經觀察到起火的大概位置,那就把著火的可能性掐滅在萌芽狀態。
於是林默編排好語言,開始說:“叔叔,我剛才聞到你鋪子裏有燒焦的聲音,有可能有什麼東西短路了,你趕緊回去看看,最好把所有充電器都拔了。”
這話說的沒毛病。
因為林默推測問題出在充電的鋰電池爆燃,不然,火不可能一下子燒那麼大。
按照正常情況,這個中年人應該回去檢查一下,然後排除問題,如此避免了一場災難。
多好。
可林默忘記了一件事。
他現在是天天的狀態。
天天是個5歲的孩子,充其量就是大班或者學前班的標準,他說這些,得有人信才行。
那中年老板看著林默,直接樂了。
“我怎麼沒聞到燒焦的問道,我說你這小屁孩,瞎操什麼心,你爸爸呢?”
“我爸爸……他,他出門了,叔叔,你可別不當一回事,趕緊回去看看,防患於未然啊。”
中年老板還是壓根兒不信,敷衍了兩句,正巧這時候鄰居阿姨也走出來,看到這一幕,居然和中年老板聊了起來。
簡直了。
林默這邊都急的螞蟻上樹了,這倆可倒好,聊的都是一些什麼不靠譜兒的事。
“你倆別聊了,趕緊回去看看,要著火了,一夥兒燒起來可就真來不及了。”
可你急,他倆不急。
不光不聽,還數落呢。
“天天這孩子,都憋出病了。”
“哎,沒法子,老王一個人又養孩子又得賺錢,也不容易,要我說,生什麼孩子,生下來就是遭罪,還不如一個人,自由自在,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