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東玄城。
魏陽不再設定去向,而是找了一條河流,弄了一艘扁舟,隨波逐流。
躺在扁舟之上。
魏陽翹起二郎腿,優哉遊哉。
這一刻,他想象到了當年三界時候,呂祖朝遊北海暮蒼梧的快樂。
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在茫茫紅塵,隨機有緣,這才是真正的仙兒啊!
這一漂,就是三天。
終於,扁舟隨波,進入了一條水道盡頭,無法繼續往前了。
魏陽也不介意,下了船,棄船而去。
當他離開的時候。
河邊有一戶窮苦人家,看到扁舟都很驚訝,可四周找不到主人,這一家的老頭就在河邊守著,還用繩子把船兒固定。
魏陽雖然離開,卻也感知到了這一幕,饒有興趣地觀望。
等了一天後。
確定無人來領船,老頭子就跪下來,大聲道:“感謝上天賜予的船隻,小老兒厚顏,借用一二,擺渡打魚,補貼家用,如果未來有人來認領船隻,小老兒必定奉還,並且分潤一半收獲,如果有背棄誓言,天打雷劈。”
說完,老頭子磕了三個頭。
魏陽感知到後,微微點頭。
這老頭不錯啊,人窮誌不窮。
正好,你這三個頭,我收下了,船,歸你了。
魏陽笑了笑,然後一揮手,給那扁舟,加持了一道幸運的法咒。
此船行舟,風平浪靜。
此船捕魚,滿載而歸。
一年為期。
做完這個。
魏陽就不管了,繼續開始自己的旅途。
一路隨意走。
中午時分。
魏陽來到了一個村落。
心思一轉,魏陽一轉身,換了個形象,變成了一個瘦弱如柴,行將就木,衣衫僂爛,端著一個破碗的老乞丐。
然後,魏陽顫顫巍巍地走進了村子。
一路呢喃:“那個行行好,給口吃的吧,行行好,給口吃的吧,我快餓死啦。”
一路走過。
看到他的人家,根本不搭理。
甚至有一些嫌晦氣,直接關上了門。
魏陽也不在乎,就這麼走,一家家的詢問。
終於,到了一戶人家。
這一家,卻是不安寧,正在鬧分家,周邊還有一些鄰居在勸解。
然而這一家,吵得不可開交。
魏陽聽了片刻,也有些無言了。
這一戶人家,在村裏不算窮戶,有大宅,有水田,有牛羊。
家裏三個兒子,大兒子讀書,二兒子幫忙種田放牛,小兒子在家遊手好閑。
如今,三個兒子都成了家,都有了後人。
自然計較就更多了。
老大讀書,人精明。
老二憨厚,隻懂幹活,為人愚孝。
老幺依仗寵愛,無法無天。
今天大兒子因為要去趕考,需要拿錢去走門路。
這讓老小不樂意了。
畢竟老大考過一次,失敗了,那一次就浪費了不少錢。
如今繼續,家裏還能支持他幾次?
這裏麵可都有我的錢呢。
於是,老幺吆喝著要分家,不分也行,老大放棄科考。
然後老大家的媳婦不樂意了。
爭分由此而來。
無奈之下,這一家隻能分家。
結果分著分著,老二家的媳婦發現,自家啥也沒有,也不樂意了,開始為自家爭取,畢竟他們也有倆孩子,要為孩子考慮。
分家之後啥也沒有,孩子怎麼辦?
看到熱鬧。
魏陽也不去討飯了,跟著一起看,還看的津津有味,讓周邊幾個村民,看著他的眼神,特別的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