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時後晉年間,南漢水軍浩蕩殺來,靜海節度使吳權讓人在白藤江底暗植包以鐵尖的巨型木樁,趁著漲潮將南漢艦隊誘入,待落潮時分以伏兵猛擊南漢水師,倉皇撤退的南漢艦隊被突出江麵的木樁刺穿沉漢,南漢軍死傷無數,連南漢國主的兒子,主將交王劉洪操殞命,吳權則憑此戰之勝開啟安南割據自立序幕。
後來北宋和蒙元,都先後在白藤江大敗,再步南漢水師後塵。
三次白藤江之戰,單論實力,每次中原都遠比安南地方強,可最後都敗了,若再加上明初短暫征服安南,最後又不得不主動撤離,可知安南地方實力還是很強的。
光是一味軍事進攻是不行的。
“多用帶路黨!”朱以海不止一次的跟曾英等朝廷和地方上的大臣將帥們談過用兵安南的策略,對於交趾,朱以海不止一次提過要收複的,漢唐舊疆,怎麼能夠放棄呢。
尤其是對於現在走向海洋的時代來說,交趾就更不能放棄。
人家歐洲列強都知道不遠萬裏跑來東方殖民,大明還能放著家門口的舊地不收複?
皇帝現在西域親自坐鎮,卻也並非是西域更重要,隻是相比下,皇帝需要先北後南,先把蒙古女真等打服了,然後重建新的秩序格局,然後北方安穩,尤其是西北安穩,這樣大明才能安心的全力南下經營交趾、緬甸這些地方。
安南實力挺強,尤其是大明之前有過一次失敗的慘痛教訓,所以現在朱以海提出的策略,還是要先扶持安南土方豪強,最好是先扶持一兩方勢力,把後黎朝徹底肢解,變成互不統領的幾大土司藩鎮,一步步來。
或是扶持一個後黎朝傀儡或是莫朝傀儡國王也行,下麵實際扶持出幾個藩鎮,將他們分化,明軍在那邊建立基地港口,設立殖民地,一點點來。
不能指望打一仗就安穩了。
如今的鄭主雖然焦頭爛額,明軍安南行營攻勢迅猛,可還是得小心的,必須得注重形式,要打著解救後黎國主的旗號討伐逆臣鄭主,拉上莫氏、武氏,最好是在交州一帶再扶持一些當地大豪強。
滅了鄭氏,然後讓這幾大豪強藩鎮平衡,大明這才能超然,到時要求他們割讓沿海之地給大明,最好是把諒山也劃給大明,大明到時設立諒山府、新安府、武安府,把下龍、海防、諒山、北江幾地拿下,就算暫時不要河內等地,也賺翻了。
殖民嘛,先占據幾個要點,然後經營發展,總比朱棣那時直接大軍滅安南,然後在那裏直接設立交趾行省,然後導致整個安南都反叛要強。
必須得拉攏些帶路黨,得扶持些傀儡,支持些藩鎮軍閥,這樣大明才有操作空間。
從這些角度上來說,其實明軍安南行營根本不需要去打河內,或是追著鄭氏打,占領一些要地,扶持一些藩鎮軍頭,由著他們去消耗內鬥就好,明軍可以穩坐釣魚台。
有巨艦大炮加火槍,尤其是可以從海上方便補給增援後,再加上堡壘,其實就立於不敗之地了。
以殖民貿易收入維持殖民駐軍,就能形成可持續發展。
一年哪怕推進新建一兩個堡壘,有過二十年也不得了,不出三十年,整個安南就都能真正重新收複掌控了。
“再提醒下曾英,別急,慢慢來,利用好莫氏、武氏等。”
“陛下,捷報。瀚海軍在福海襲擊準噶爾東進前鋒五千人,斬殺三千餘級,大捷!”侍衛高興的過來報捷。
“瀚海軍傷亡多少?”皇帝卻是先問自家傷亡,瀚海軍名義上是杜爾伯特汗國的兵馬,但也是由大明扶持建立的。
“捷報說瀚海三千騎,傷亡不過幾百。”
聽到這結果,朱以海非常滿意了。
之前吐魯番新建的靜塞軍表現非常好,在瑪納斯讓準噶爾難以寸進,他早料到準噶爾人過不了瑪納斯河拿不下瑪納斯城,有可能要繞過沙陀磧,遠道奔襲後方。
當初提前布局安排的瀚海軍駐紮在布爾津堡,本就是守著福海這條路線,防準噶爾繞後迂回的。
現在終於發揮作用了。
三千瀚海軍能夠幾乎全殲五千準噶爾前鋒,這肯定是準噶爾大意輕敵了。
真是意外驚喜。
“巴圖爾汗現在哪?”
“巴圖爾汗率領約三萬騎,現在就在福海附近。”
朱以海拿來地圖,看了會,笑道,“看來巴圖爾汗是被激怒了,想要先滅了杜爾伯特汗國,”
“陛下,要增援杜爾伯特嗎?”
“不。”
“讓吐魯番汗阿布倫率動員軍隊反攻準噶爾後方,靜塞軍不要出動,繼續駐守瑪納斯城。”
“陛下是要圍魏救趙?”
“不,是要犁庭掃穴!”
。您提供大神木子藍色的海上生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