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覓個封侯(1 / 3)

有朱大典湖廣之潰,高鬥樞關中再敗的先例在,文安之經略川陝五省,絕不能再走老路了。

皇帝一再強調相忍為國,團結一心,統一戰線。

但這也是得有底線的。

“為父就不去送你們了,你們這一路上自己多加小心。”

鳳凰山大營裏,經略文安之的帳中,文安之背對著三個來辭行的兒子,手裏握著份名冊,聲音平靜的道。

文逢吉三兄弟都有功名在身,一個舉人兩個秀才,被皇帝恩蔭官職後留在文安之身邊幫辦軍務,從鄖陽到偏沅,再到如今的川中,也算積累了一些經驗,不過此次要前往朝天關卻不容易。

張獻忠雖然還沒公開再打出反旗,可反意已現,他們要穿越他們的占領區,隨時可能會遇襲,更別說還得經過搖黃十三家的地盤,那可是食人的土暴子。

“兒等不孝,不能再侍候父親身邊了,受兒子們一拜!”

逢吉三兄弟向父親叩頭拜別。

文安之始終沒轉頭,等兒子們腳步聲遠去,他才緩緩轉身,卻是淚流滿麵。

“兒啊,忠孝不能兩全,國家有難,父親也隻能讓你們衝在最前麵。”他也知道這次艱難,但陝甘行營要立起來,張大鵬要增援,劉進忠得接應,都得有可靠的人去才行。

隻依靠那些軍頭,到時還是一團混亂。

唐鎮邦也來辭行,這位彪悍的土司勇敢而又自信,“請閣老放心,末將定能趕到朝天關。”

“嗯,崇禎年間天下大亂,湖廣動蕩,唯有你們水盡原是最平穩的,你的能力本閣非常清楚,這一趟,拜托了。

到了朝天關,好好輔佐張大鵬,他雖品級低,但代表著聖人,也是個忠厚有能力的,劉進忠此人可信,但也得帶三分提防,好好跟他說明情況,讓他們先撤往階州整編行營,然後聽候朝廷旨意再戰。”

“末將明白。”唐鎮邦很清楚,論能力,論名望,論品級,怎麼都輪不到張大鵬這麼一個新任守備來做陝甘行營提督,但正如文安之所說,他是皇帝親信,是從南京來的,本身又是原川陝行營的營官,他代表的是皇帝,是中央。

而唐鎮邦再能打,也不過是一個土官。劉進忠再驍勇,他也不過是新附降將,其它如賀弘器等,又皆是西營出身。

所以既然要立的是禦營行營,那就必須推張大鵬為首,這也是權宜之計,畢竟現在就他在那邊。

唐鎮邦離去後,文安之沉思許久。

他跟秦良玉達成一致,讓張世鵬接掌新的川貴行營提督,並且把所有原軍官撤走,就留下士兵、武器、錢糧,就是要徹底改變現狀。

而這個改變,可能意味著內亂。

這是需要極大魄力的,外敵當前,現在他卻還要先對內,可他還是最終決定了,攘外必先安內,否則就算張獻忠和韃子兩敗俱傷,但剩下的那個,都還是能橫掃明軍。

甚至川中明軍自己這樣下去,早晚還是得內訌相攻。

哪怕不互相攻擊,現在這樣下去,四川也會糜爛不止,人口銳減,田地荒蕪,然後是大饑荒,再然後是土司們叛亂,這是必然發生的事情。

之前奉旨整編,雖拉起了一個大框架,可實際上還是老樣子,甚至那些軍頭們大多升官晉爵後,更加肆無忌憚的在招兵買馬。

朝廷所謂的經製,所謂的糧餉皆出於糧台,經略督撫分巡負責等,還是一紙空話。

軍頭們都在忙著分地盤。

曾英占據順慶府,秦良玉占據重慶,王祥占據遵義,楊展占據嘉定等,都把這些地方視為自己的禁臠。

他剛巡視了鳳凰山的大營諸軍,兵馬眾多,但裝備上就很亂,甚至到現在,他們的營製等也還都是老樣子,有的人三千一營,有的人一千一營,也有幾百一營的,反正各行其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