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一根藤上七個娃(十八)(2 / 3)

邵瑜說道:“有舍才有得,你不舍小利,終究難得大利。”

邵瑜拍了拍女兒的肩膀,留她一個人在原地思考,轉身便進了屋裏。

老四已經在裏麵等著他了,一見到邵瑜進來,便是開門見山。

“買了生薑大蒜需要找個地方存著,你幫忙找個地方,你做事的錢會另外給。”老四說道。

邵瑜聽到這樣的要求,便點點頭。

老四說完轉身就要走,邵瑜卻將人拉住,問道:“怎麼你忽然想做生意了?”

老四轉身,用滿是怨念的眼神看了邵瑜一眼。

“我不想再幫忙做糕點了,要是掙夠了錢,就不會被你要求做這些事了。”老四說道。

邵瑜想到老四每天幹活時,雖然都按時按量完成任務,但一直都是一副喪喪的模樣,顯然對幹活這件事還是充滿不喜。

邵瑜說道:“你倒是聰明,摸到了偷懶的門檻。”

老四不想幹活,但也知道自己沒錢,就隻能一直幹活來換取正常的生活,若是他有了足夠的錢,那也不需要每天都埋頭做那些苦活。

囤積生薑大蒜的事情,就這般被定了下來,邵瑜很快便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放置這些東西。

身上所有錢都投入到這件事之後,所有人都被動開始觀測起生薑大蒜的價格,一旦價格上漲,所有人都會變得開心。

而一旦價格下跌,所有人的臉色都會變得不太好看。

這樣一副隨著價格心情起伏的模樣,倒是像極了現代那些股民基民,而一眾人中,唯一始終波瀾不驚的,便隻有老四。

老四就像是忘了自己囤積了這麼多生薑大蒜一般,每日裏還是照常過自己的日子,掙了錢又會拿著錢去買更多的生薑大蒜。

在價格一直起伏的階段,到底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這樣淡定,第二個月,繼續投錢的人裏少了老大和許明。

等到第三個月,生薑大蒜價格瘋漲,老大和許明又開始急吼吼的想要老四繼續囤貨。

但卻被老四拒絕了。

“現在價格已經很高了,要找合適機會賣出了,沒有必要再將錢投進去。”老四始終看起來很理智,就像市場瘋狂高漲的價格,對他沒有半點影響一般。

“你不是說過年前價格最高嗎?現在距離過年還有一段時間,一定還能繼續上漲!”老大說道。

她之前讓邵瑜陪著逛了武器鋪,她在那裏邂逅了一把刀,一把時常出現在她夢中的刀,隻是看了一眼,她就迫切的想要將那把刀買下。

因而此時她掙錢的心便是格外強烈。

老四雖然沒有係統學過如果炒期貨,但他身上卻像是天生帶著一個冷靜buff一般,即便老大叫囂得再凶,他依舊維持著自己的判斷。

“現在的價格很危險,要買你自己買,我不會跟你一起瞎買。”老四說道。

老大說道:“買就買。”

第二個月價格其實比較合適,但老大和許明當時卻因為市場的反複而有所退縮,因而錯過了最佳的補倉時機,如今價格瘋漲,她卻堅信可以一直漲下去,因而迫切想要拿著錢往裏衝。

老四隻說了一句“良言難勸要死鬼”後,便完全不管老大了。

小五好心阻攔了一句,說道:“大姐,既然四哥說不合適,還是不要買了,要相信四哥。”

但老大此時滿腦子都是那把夢中情刀,哪裏能聽得進去這樣的勸告,隻說道:“我又不貪心,隻要再漲一點點就行。”

“我支持大姐。”老三可能是在場除了許明之外,唯一一個支持老大的。

原本老大和老三關係並不親密,甚至老大還因為老三的貪婪,而對這個妹妹頗有微詞,但此時對方的支持,是她現在最需要的,因而他們摒棄前嫌、毫無芥蒂的聚在一起。

他們三人很快結成了一個小團體,預備在年前炒作最後一波,老大和許明投入的是近兩個月的工錢,但老三投入的,卻是自己所有的積蓄。

邵瑜看著三人麵前是一個火坑,但他也沒有阻攔,而是靜靜的看著。

在老大買入的時候,老四開始將倉庫裏的囤貨逐步賣出,此時他賣出的價格,相比較最初買入,已經漲了超過一倍。

即便這邊,價格還是每日都在上漲,老大的小團體三人每天看著時常市場上價格上漲,全都是一副十分激動的模樣。

“等臘月二十九,我們就全部賣出去。”老三說道。

老大和許明也點頭表示同意。

“老四把他手上的貨全出光了,也不會到他看到現在的價格,會不會覺得後悔。”老三這般說著,此時她頗有一中揚眉吐氣之感,就好像她壓了老四一頭一般。

老四出掉的一倉庫貨物,大概掙了一倍多錢,而如今生薑大蒜的價格,隨著年關將近而持續瘋狂,已經到了三倍價格的地步。

“他這個人腦子雖然活絡,但做事還是太保守了,不像你,膽子大。”老大誇老三膽子大。

老三總是想要掙到最後一分錢,她的膽子自然是極大的。

也是因為價格浮動如此之大,家裏其他人難免也顯得有些浮躁起來。

每日看著老大小團體炫耀價格,其他人錢雖然到手了,但難免還是心中有一中錯失良機之感。

小六甚至還偷偷找到老三,想要將自己剛分到手的錢再投進去,趁著年前還能再掙一波快錢。

小七其實也有這樣的想法,但她卻被老四製止了,老四對於老大這樣沒有血緣關係的姐姐,勸一句便自覺盡到了義務。

但當麵對小七這個親妹妹的時候,老四卻是操碎了心,才總算止住妹妹躁動的心。

至於小五和顧姍姍,這兩人倒是頗有小富即安的心思,也覺得既然自己靠著老四掙到了錢,若是再倒到老三那邊,就實在對不住老四。

因而即便兩人也會羨慕三人小團體掙錢,但卻沒有將錢繼續投進去。

日子一天天過去,價格也越來越瘋狂,屋子裏的氣氛也越來越浮躁。

原本對家中糕點生意最上心的老三,這段時間滿腦子都是生薑大蒜,鋪子裏的事都不太上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