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一根藤上七個娃(二十)(1 / 3)

老四目光落在眼前這七個書生身上。

隨著他一個一個望過去, 這群書生神情也全都發生了變化。

明明隻是一個孩子,身高還沒有到他們肩膀,但他們卻感受到一股子莫名的壓製力。

“我想送官。”老四說道。

孫秀才聽到這話, 臉色蒼白了一瞬之後,便又忽然惡從心頭起, 狠狠威脅道:“小子,我可是秀才, 真要見官, 我倒要看看是誰更吃虧!”

其他書生聽到這話, 有的學著孫秀才一樣凶惡, 但也有人轉而開始哀求起來。

老三看著這一幕, 心下都升起一抹懼念,忍不住拉了拉老四的衣袖, 說道:“得饒人處且饒人,他們也沒真的幹成什麼壞事,不如就此算了吧。”

老四輕輕搖頭, 依舊朝著邵瑜堅定的表明要見官。

邵瑜也沒有半點猶豫, 立馬拉扯著孫秀才。

有兩個書生見此情形,互相看了一眼,趁著自己沒被人困住,立馬撒丫子就跑。

而另外四個書生, 此時全都是一臉猶豫,但到底被這樣的情緒所影響,雖慢了一拍, 但也打算要跑。

老大趕忙抓住一個,但其他的卻都成功掙脫逃離。

“人都跑了。”老大此時滿臉可惜。

老四說道:“沒關係,他們跑不掉的。”

“影子都看不見了, 還說跑不掉?難不成他們還會自己長腿跑回來?”老大疑惑。

老四的目光落在孫秀才身上。

和老四預料的一樣,在麵對縣官的問詢時,哪怕沒有受到半點逼迫,孫秀才還是如竹筒倒豆子一般,將自己的同伴供了出來。

他話語清晰、字正腔圓,似是生怕縣官聽不清楚一般。

孫秀才雖然自命清高,但屬實不是什麼光風霽月的人物,如今自己糟了難,他比老四都還更恨那些逃跑的同伴。

隻是他越是這般,縣官反倒越發瞧不起他。

若真是老四趁火打劫,那事情倒是簡單,隻是老四雖然用的是低價,但在當時的情況下,這個價格堪稱良心,明明可以壓得更低,但老四卻還是用了一個相對合理的價格。

縣官也並非不講理,為了斷這麼一樁糾紛,他甚至還專門請了縣裏幾家書局、書鋪的掌櫃過來參詳意見,這些人得出來的意見倒是十分統一,全都認為老四還算仁義。

“你們這是構陷!我可是秀才,憑什麼這樣對我,我的字寫得多漂亮,憑什麼受這樣的侮辱!”孫秀才大聲喊道。

說到底他心中還是不甘,不甘老四掙了這麼多,而自己卻隻能拿一點微薄的錢財。

縣令道:“你不想接,完全可以不接,明明就是你情我願的事情,現在又要來胡攪蠻纏。”

孫秀才說道:“並非我一定要胡攪蠻纏,而是這個小賊,他知道消息,卻一直刻意隱瞞,所以我才會上他的當!”

縣令聞言看向老四,詢問道:“你提前得了消息,故意如此?”

老四說道:“我心中有如此猜測,便賭了一把,萬幸,我賭贏了。”

縣令又看向那些書局書鋪的老板,問道:“你們敢這樣賭嗎?”

幾人趕忙搖頭,說道:“可不敢這麼賭,一旦輸了,那就是血本無歸。”

“若是你們當時也像他這麼做,會開出比他更高的價格嗎?”縣令問道。

幾人也不是傻子,自是實話實說。

其中一人還說道:“大人,在陛下登基的消息傳來之前,誰有心思讀書,不瞞您說,那段時間別說請人抄書了,我們店裏的夥計都辭退了一半,便是因為實在沒生意啊。”

縣令聞言點點頭,說道:“也就是說,那段時間除了趙勇,壓根就沒有人花錢請人抄書。”

幾人點點頭,甚至有人說道:“這個孫秀才還曾經找我借過錢,他那時候連飯都吃不起了,家裏的書都賣光了,日子都過不下去了,有人幫他一把,他居然還不知足。”

孫秀才卻說道:“就算沒有人請我們抄書,他也不能這樣侮辱我,我可是得了秀才功名的……”

話為說完,便被縣令重重的驚堂木打斷。

縣令看著孫秀才的眼神十分不善:“他當初確實給了你一個良心的價格,你不能因為如今價格波動就跑來鬧騰。”

孫秀才還是堅持,說道:“我是秀才,若非他趁火打劫,哪裏會讓我吃這樣的大虧。”

“什麼大虧?讓你沒餓死,他確實大虧。”縣令說道。

孫秀才卻還是說道:“他付出一倍,卻收獲十倍,這是囤貨居奇、哄抬物價,您難道不管管嗎?”

縣官卻說道:“人家囤貨居奇的時候我要管,那人家賭錯了血本無歸,我是不是也要管?”

老四確實在囤貨居奇,但他囤的不是糧食這樣要人命的東西,而是一些書,縣官不僅不覺得這事他有錯,反倒看著老四的眼神多了幾分讚賞。

孫秀才說道:“此事不公,我不服!”

縣令聞言冷笑一聲,說道:“胡攪蠻纏、見利忘義,真是枉為讀書人!”

孫秀才還要辯解,但縣令接下來的話,卻是嚇得他差點站都站不穩。

“既然你這麼在意前朝的功名,那就繼續當你前朝的秀才便是。”

孫秀才雖然被人敬稱“秀才”,但這隻是一個前朝的功名,如今改朝換代,這個功名自然也是不作數的,本朝的縣令也確實沒本事革前朝的功名,但卻能徹底斷了他想要在本朝博取功名之路。

處罰本不該如此嚴重,奈何孫秀才自己找死,一口一個秀才自居,這前朝的秀才,在本朝的官員眼裏,屬實過於礙眼。

孫秀才離開縣衙的時候,雙目赤紅,整個人失魂落魄的,看著邵家人的眼神就像是在盯著仇人。

老三忍不住說道:“為何非要這般趕盡殺絕?咱們本就是從村子裏跑出來的,如今被這樣的瘋子盯上,隻怕會招來報複。”

邵瑜看向老四,示意他來解釋。

其他人此時的眼神中,也都帶著擔憂與不讚同。

老四說道:“這樣的人,做不成大事,不足為慮。”

小五小聲問道:“既然如此,為何不得饒人處且饒人,何苦要鬧到這般,徹底斷了他的念想。”

多年寒窗苦讀,如今卻被斷絕了求取功名之路,這處罰小五覺得太過殘忍。

老四冷笑一聲,說道:“若是不將這人踩到泥潭裏,日後他若得勢,按照他這般睚眥必報的性子,必然不會做什麼惠及一方的好事,隻會對著往日仇敵窮追不舍。”

孫秀才最大的依仗,便是一身才學,他往日裏總恨前朝朝廷無用,因為深陷戰亂,方才中斷科舉,讓他一身才學無法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