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訕訕收起東西,對大明又多了幾分敬畏。
部下牽來坐馬,但達賚卻沒有上馬,隻是接過韁繩牽著馬而行。
走在祁連山下的草原上,達賚的心彷徨。
路上,一群牧民趕著牛羊,馱著皮毛等過來。
“是撒裏畏兀兒人。”部下認出這些人。
那些撒裏畏兀兒人趕著牲口帶著貨物往峨堡關下的土城集市去,一路歡聲笑語,很是高興。
達賚看著他們,目光有些複雜。
這些撒裏畏兀兒以前叫黃頭回鶻,自稱堯乎爾,或是西喇玉固爾,他們在唐代時本是遊牧在漠北的部落,後來建立了回鶻汗國。後來被吉利吉斯人襲破汗庭而崩潰遷移,其中一支遷移到了河西走廊的沙州甘肅一帶,被吐蕃統治。
後來張議潮起義,建歸義軍,據河西十一州,河西回鶻便依附張儀潮,張義潮死後,河西回鶻人奪取了甘州城,擁立了自己的可汗,他們也就被稱為甘州回鶻。
到後來,甘州回鶻不斷擴張,控製了大半個河西走廊,與中原的唐宋以甥舅相稱,仿唐蕃之例,後來被西夏擊破,各部遷往嘉裕關以西。蒙古滅西夏後,西遷的河西回鶻也被蒙古統治,他們接受蒙古王公統治,並與西域的色目、蒙古以及吐蕃唐古特等融合,形成了一支新的族群,被稱為黃頭回鶻。
明初,他們歸附大明,明朝封其首領為藩王,以其地設衛所,便是關西七衛。後來他們與察哈爾、瓦喇等搶地盤失敗,被迫東遷。
遷到了甘州甚至是平涼等地,還有一些翻過祁連山到了山南麵。
和碩特人仍習慣稱他們為撒裏畏兀兒人,甚至認為他們屬於蒙古統治的一部份,在和碩特入青藏後,當時還是崇禎年間,大明自顧不暇,甘肅一帶也是十分混亂。
和碩特招撫撒裏畏兀兒諸部,他們也都對過江龍固始汗受招進貢,向他們定期納稅進貢,和碩特還在撒裏畏兀兒諸部之地派了收稅官員。
祁連山北的甘州張掖是撒裏畏兀兒人的大本營,在張掖西南的梨園堡,有堅固的據點。
不過陝甘大亂時,不少撒裏畏兀兒也卷入進去,當明軍開始前來平亂時,一些人選擇加入明軍對付曾經的老對頭葉爾羌人,一些則遷到了山南投了和碩特。
達賚自己的台吉封地上,原來就有不少黃頭回鶻人馬。33小說網
但大明一入青海,許多撒裏畏兀人就紛紛跑去改投大明了,就跟青海湖東遊牧的達玉部落一樣。
尤其是原來喀爾喀部的,土默特部的、鄂爾多斯部的、察哈爾、謝永布等諸部留在青海的一些人馬,也大都去投了明朝,被授官給職,劃分牧場等。
這些撒裏畏兀兒人,明顯就是劃設安置在山南祁連、門源、大通、海晏這幾縣遊牧的。
看他們這高興悠哉的樣子,似乎現在過的挺好。
達賚與他們的隊伍碰到一起,對方從他們的旗號認出這是曾經的主公,也都紛紛下馬打招呼,雖然客套,但卻沒多少敬畏。
一個黃頭回鶻老頭,似是隊伍裏的領頭,還要獻給他們一隻肥羊。
“你是哪個部落的?”
“我是曼台部落的安海,”老頭態度恭敬,黃頭回鶻在關外時曾是大明的關西七衛,所以東遷以後,大抵還是保留原來的七部組織,統稱七族。
七族大小首領頭目皆姓安,七族有個大首領,原來就駐梨園堡,大首領下各族還有個首領,下麵還各有正副頭領等。
曼台部落就是在祁連縣一帶遊牧,他們也可以算是這裏本地人了。這老頭是曼台部落裏的小圈頭,負責協助處理部落裏的事務。
其實這些七族部落,內部也是等級分明的,既有世襲的大小首領頭目,也有家長、富戶,還有普通牧民,甚至是貧民、奴隸。一些窮困的牧民也隻能替有錢的牧民放牧,然後獲得工錢,或是獲得奶、毛的收益。
現如今雖然關西七衛恢複,但大明天子隻遷回了一部份玉固爾人回去,甚至還把一些玉固爾人遷到了平涼、寧夏去了,也有些遷來青海、西寧等地,本就不多的撒裏畏兀兒人現在更分散了。
聊了會,達賚也就讓他們走了。
這些曼台部的人對如今的生活很滿意,朝廷給他們賞賜劃設了夏、冬牧場,給那些頭人賞賜了官職,尤其是現在祁連設縣,還開設邊市,這裏商路興隆,他們這些牧民不僅互市交易方便,甚至牲畜、奶肉、皮毛這些都很好賣出去,還能賣好價錢,撒裏畏兀兒人是養馬的好手,他們的馬很有名,以前一直給大唐、宋朝、吐蕃、西夏、蒙古等進貢和互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