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三年。
由於新羅阻擋著百濟的緣故,新羅目前也不敢直接跟遼國撕破臉皮。
因此……
這一年下來,南邊的情況還算是相對地比較和平。
現在對新羅最不利的,就是他們的城池是包圍著百濟的,同時,也因為這樣,他們便阻擋了百濟北上的路線。
這就怎麼說呢。
新羅要是想吸收高句麗的人口、城池,他們隻需要打過去就行了。
而百濟呢。
則必須要先過新羅這一關。
為此……
這一年,兩國也是扯皮了很久,這爭論的點,就是百濟想讓新羅把半島西部港口的城池都讓給他們。
這樣他們好北上去打遼國。
然而新羅當然不可能平白無故地把他們的城池給讓出去。
而且……
那可是出海口,要是出海口沒了,以後想要去找大唐幫忙,都不太容易。
當然!
金春秋也不得不考慮,現在還有沒有必要再去找大唐幫忙。
……
為此……
今年七月。
兩國在扯皮了很久以後,便選擇了一起派出使臣,想要渡海去找大唐,看看大唐是什麼反應。
大白天的。
李重正跟兕子做著運動呢。
兕子還說‘駙馬,好舒服’。
然後……
李重就被李二無情地召進了宮。
隨後,跟李二一起見到了兩國的使臣。
隻見新羅跟百濟的使臣一起說道:“我們希望遼國不要攻打我們新羅(百濟)。”
李二也是裝不知道,“那這個你們應該跟遼國說,為何要來找朕呢?”
新羅跟百濟的使臣互相看了對方一眼,跪下道:“請大唐陛下一定要為我們做主!”
李二摸了摸胡須:“我可以跟遼國商量,讓遼國別攻打你們,但是,你們也不能去攻打遼國,或者是在背後做什麼小動作,否則……”
“一旦讓遼國察覺,後果你們自己承擔。”
等到新羅跟百濟的使臣都回去後。
很顯然……
這並不是他們希望聽到的答桉。
如果是換作以前,大唐一定會嚴重警告遼國,不得去攻打兩國。
不過……
想想也對!
畢竟遼國的王可是大唐陛下的兒子。
他們這一次來,注定是不會有什麼結果的了。
而李二這邊,接下來則是問李重。
“你怎麼看?”
李重知道,李二問的是現在遼東那邊的局勢。
隻能說……
這有點難以猜測。
主要是新羅這霸占的地方不好。
如果不是新羅把百濟的路線給擋了,那這幾乎就可以認為是三國魏蜀吳了。
可現在難就難在,新羅擋住了百濟北上的路線。
總之……
新羅應該是不會跟遼國主動開戰的。
但是他們說不定會借著自己有地利,偷偷地接納高句麗的百姓,以壯大自身的實力。
再看百濟。
百濟除了繼續攻打新羅,已然沒有別的辦法。
但也不排除,為了共存,兩國會各讓一步。
“我以為,新羅把北上的路線讓出來,兩國共同對抗遼國,這其實是最好的。”
“隻不過……這吃進嘴的東西,誰又舍得再吐出來呢。”
“如果是一些目光短淺之輩,那我覺得,新羅跟百濟絕對聯合不起來。”
“但是……如今新羅國內是金春秋在主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