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一章 那這不是神經病才會去想的?(1 / 2)

國子監一行人,在到達陝州以後,也是很快便坐上了蒸汽機車。

畢竟……再怎麼說,來都來了,沒道理不坐一趟試一試效果。

然後這一坐,就直接坐到了洛陽郊外,而一些心中有著諸多疑問,尚且未能得到解答的學生,便趁著都來到洛陽了,幹脆,便打算組織一次跟李重的見麵答疑會。

也不用很正式,就隨便找個地方,鋪上蒲團或者是席子,備上一些酒水,然後麵對麵地來一次交流。

能提出這樣的想法的人,那無疑是對李重的各種奇思妙想充滿興趣的。

而李重明顯也很好奇,他們都會問出些什麼樣的問題。

因此……

當聽到他們要舉辦這麼一個見麵答疑的活動並且想邀請李重來參加時,這收到請帖的李重也是很爽快便答應。

當然,照例,李重還是要跟李承乾說一聲。

如此,李承乾便也從百忙當中,抽出了大半天的時間,來一起參加這個見麵答疑。

隻能說……

隨著問題的深入,一行人不可避免地,也是不由得問到了這個世界的本質。

按照李重的觀點,這個世界萬事萬物,都有其運行的道理。

李重也把這些道理,統稱為‘萬物之理’。

如果一個人能完全掌握這些道理,那麼,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人甚至便可以視為是仙人差不多,沒什麼區別。

當然了!

把這樣的人視為是仙人,隻是由於一般人實在是愚昧,按照他們的觀念看來,這就好像是仙人一般。

實則……

李重卻更願意把這樣一群人,稱之為科學家。

“那什麼是科學家?”

便有人問道。

“所謂科學家,便是指對世間的種種現象,進行重現與認識、探索與實踐,並作出突出貢獻、具有十分高的成就的科學研究者。”

“可以這麼說,科學家擁有移山填海的能力。”

“當然,不是那種法術,動一動手指,整座山就飛起來的那種。”

“那隻存在於幻想之中。”

“而是……科學家可以通過研究‘萬物之理’,從而製做出相應的工具。”

“從而達到一種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比如說要鑿穿一座幾百丈方圓的山,把山的這頭跟山的另一頭連接起來,如果是像愚公移山那樣去做,那得後世子子孫孫一代接一代地去做方可完成。”

“而如果是由科學家去完成這件事,那麼他們肯定就會研究出一種機器,不用一個月,甚至可能十幾天的時間,就能把一座山輕易地鑿空。”

“那工匠跟科學家又有何不同?”

有人發問道。

李重便道:“科學家主要是發現未知之事。而工匠,是創造未有之物。又或者可以這麼說,科學家是發現真實的世界,而工匠,是實現一個可能的世界。”

….“當然!以目前來說,這個還未曾分得有那麼細致,所以,往往科學家也有可能是工匠,工匠,也有可能是科學家。”

“什麼是未知之事?”

又有人問道。

李重便道:“就比如說,當你仰望著星空,覺得今夜的星星真好看的時候,科學家便會在想,這些星星上麵到底有沒有住著跟我們長得差不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