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大唐的金銀,還有銅錢不外流,而造成大唐進一步錢慌。
李重覺得,名為銀行、交子一類的東西,此時,也是時候該產生了。
因此……
在跟李二閑扯完了以後,李重回去便給李承乾寫了一封奏疏。
大意就是,如果魏王要在揚州等地進行交易,那不能讓他們白白地把金銀、銅錢都給運回去。
他們大唐,應該要對自己的經濟,實施一定的保護措施。
具體怎麼保護,第一,鼓勵交易的時候直接進行以物易物,當然,這個肯定是不現實。
那就隻能是采取建立銀行,通過銀行、交子來進行交易的方式。
大唐可以考慮發行信用貨幣,然後建立以大唐信用貨幣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係。
當然了!
如果是直接印錢,那恐怕不行。
因為印錢的話,這太容易被偽造了,即便是後世,防偽技術都已經很牛逼了吧。
可是這假幣的現象,還是存在。那接下來怎麼辦?
李重以為,可以簡單地采取記賬的方式。
就是一張紙,你拿一半,我拿一半,到時候蓋上章,你要買東西,做交易的時候,那就把兩半拚接起來。
交易完了,再拿一張新的紙,上麵寫好你還剩下多少錢。
由於這種方式主要以大唐的信用為主。
因此……
李重便把這個假稱是大唐信用貨幣。
如果是一般正常情況下,那別國肯定不願意啊,你試想想啊,我把那麼多實打實的值錢貨物運到你這裏來,結果得到的卻僅僅隻是一張憑證。
那萬一你到時候不認賬了呢。
隻不過……
在李重看來,畢竟李承乾跟李泰是兄弟嘛,想要促成這件事。應該說,還是有這樣的可能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xbyuan換源App,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並且,這樣的交易方式,也同樣對遼東適用。
隻是此前,李治向來都是把賺到的錢在揚州立馬花光,幾乎不會為自己存錢。
因為沒有那個必要。
與其把這個錢存起來。
還不如從揚州買更多的奴婢跟吃喝享受的東西回去。
遼東雖說並不缺吃的,但是你要說到享受,綾羅綢緞,以及是其他手工藝品這些,那這方麵確實還是有著不少的欠缺。
為了促成這件事,顯然,接下來,也隻能是由李重自己主持了。
於是……
很快,李承乾便讓人通知了李治跟李泰,讓他們兩人同時在明年的什麼時候,派人一起來揚州開展商討三國貿易的會議。
而李重,在此期間,也不得不去思考,接下來有可能會遇到的種種問題。
其實……
如果是為了交易的方便,肯定還是直接印帶有數額的紙鈔更好。
這樣的話,也能讓交易的範圍,得到進一步的擴大。
不過……
路得一步步地走,飯得一口口地吃,這步子邁大了,容易劈叉。那麼還是先從風險最低的,開始做起吧。
目前就限定在揚州一個地方,等什麼時候穩定下來,操作程序也成熟了,再考慮要不要更進一步。
元亨十年。
春末夏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