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玉君子,此玉孤隨身佩帶多年,現在便贈與卿。”
張名振接過玉,高舉頭頂謝恩。
然後當著眾將士們的麵,居然直接一把拍在地上,碎成數塊。
眾人驚訝之際。
張名振扯下一塊衣料,再把這些碎玉撿起包好,“臣此生誓死悍衛大明,若大業不成,則寧為玉碎,也不為瓦全!”
把魯王剛賜下的玉摔碎,本來還讓大家覺得太過魯莽,大為不敬,可當他這番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忠心表態,又讓眾人覺得振奮。
回到涼爽的屋內後,張名振恭敬的為魯王倒茶,並把物資清單也上呈。
“臣這裏的錢糧還有不少,若是現在全力招募新兵,還足以裝備萬人。”
他建議馬上招募新軍,甚至可以先強征壯丁、工匠、漁民等入伍。
“臣以為韃子南侵以來,一路順風順水,不免兵驕誌狂,若是臣率兵北上突襲,大有機會。”
“殿下若是再發出即位監國的詔書,號召江南軍民響應配合,則大事可成。”
老朱卻沒這麼樂觀。
杭州的博洛雖然隻是南京多鐸派出來的一支偏師,但蘇杭諸府皆望風而降,正規明軍基本上都降了,所以現在博洛手頭起碼有十萬人馬。
何況,南京距離杭州也不遠,那裏還有至少二十萬的清軍和明降軍等。
貿然去打杭州,這是找死。
老朱上島後,一直在觀察石浦,發現這裏確實位置緊要,尤其這象山本是個半島,而不論是張名振還是王之仁甚至是黃斌卿,他們手上都有一支水師,而這恰是現在的清軍缺少的。
換言之,現在主動進攻杭州南京,那是不自量力以卵擊石,但如果先倚靠沿海的海門、象山、舟山等地,建立起根據地,倒是可攻可守。
“寧波定海的王之仁總兵,末將跟他很熟,敢保證他絕沒有降虜。我們沿海北上,先到定海彙合王總兵,再與撤退到舟山的黃總兵彙合,則能聚起四五萬人馬,到時打起殿下的監國大旗,派出使者傳檄江南各地,必然各路義師群起響應!”
“先複杭州,再攻金陵,江南可定。”
張名振有些激動的說著自己的戰略計劃,慷慨激昂。
隻是老朱雖麵帶微笑,可心裏卻一點都不支持這計劃。
但張名振卻很自信篤定。
理由自然是韃子這次雖然攻勢如火,勢如破竹,可從北京打到山東,再從山東殺到河南,又攻入陝西,再下湖北,一年時間,先後滅了大順國闖軍和江南的弘光朝廷,早已經是強櫓之末不能穿縞也。
很明顯已經達到進攻頂點了。
何況現在江南天氣炎熱,暑氣正盛,而韃子本居關外遼東,耐寒畏熱,不適江南炎熱。
再就是韃子一連串的勝利,尤其是在弘光出逃被俘,杭州潞監國剛即位就投降後,越發會讓他們輕敵驕狂,以為江南已經不會再有正規軍的抵抗了。
這些都是機會。
“出奇不意,突襲製勝也。”
老朱本身也是個曆史愛好者,喜歡冷兵器,愛好軍事,研究過許多經典的古代戰例等,當然這些頂多是點業餘愛好,半桶水的水平,跟張名振這個真正的將軍不值一提。
但老朱還是個穿越者啊,他很清楚的知道曆史的走向。
張名振在南明這一段曆史上,確實是一位很能打的大將,差不多是能跟李定國、鄭成功等並列的南明大將了,既勇猛又能打,尤其還十分堅韌。
可曆史上鄭成功北伐,聯合了魯監國的張名振張煌言的人馬,一路攻進長江口,打到南京城下,那次聲勢巨大,一度占有許多優勢,但最終鄭魯兩家卻在南京城下大敗,折損了無數人馬。
而那一次,當時的鄭成功已經是百戰功成的名將,也是南明最強的一次反攻,依然敗了。
相比現在,人心惶惶,清軍南征主力盡在,這個時候去硬打杭州,憑什麼?
手裏這點點力量,老朱可是很寶貴,絕不願意輕易的推到賭桌上梭哈掉,尤其是還在知道底牌了,知道必輸的情況下。
不過老朱也沒有馬上反駁張名振,不願意傷了這員大將的積極和忠心。
他點著頭,“不如張將軍帶我先去寧波定海見王總兵和舟山的黃總兵?”
這個要求張名振無法拒絕,雖然他覺得北伐之戰,得迅速突襲,而且可能比較凶險,所以最好是不要帶上這位年輕的監國殿下。
但監國提出來,他又無法拒絕,何況他也怕王之仁和黃斌卿不會支持北襲杭州,若是魯監國親自去見他們,並親口提出這個計劃,他們也許就無法拒絕了吧。
等他們同意出兵後,到時再讓魯監國留在寧波,或者再回台州也行。
打仗,還得他們這些武夫上陣,監國留在後方監國攝政靜侯佳音就好。
。您提供大神木子藍色的海上升明帝起點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