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全新的大明衛士軍餉撫恤新標準,比之之前又大大提升了許多。
陣亡給三年餉撫恤,作戰負傷一等傷給一年餉,殘疾一等還再增發一年餉,也就是一次補給兩年的餉撫恤。
如果作戰殘疾退役,每月還給一兩銀三鬥米的口糧。
甚至寡妻、孤兒、老父母等,在他陣亡後也還會有口糧供給。
全方麵的保障。
特別是月餉雖沒變,但增加了一個養老金,每年三個月存在裏麵,以後陣亡、病故或傷殘退役、年老退役後,就一次性翻倍發放。
全方麵的對標韃子。
他們一個馬步甲陣亡給銀一百五十兩,我們就給三年的全餉。
他們給十兩燒埋銀,我們也給。
韃子能提供的,我們都要跟上,不能比他們差,起碼要做到差不多。
他們給三十畝田,朱以海提出,凡成為上等兵,也給三十畝地,
從官田或原衛所軍屯田中劃拔,以略低於市價的價格賣給士兵,
且可以分成二三十年繳這筆買田款,攤下來,每年要給的錢很少。比如,一畝地如何僅賣三兩銀,再分成三十年,一年不過一錢銀子,三十年分期還免息。
三十畝地,一年也不過三兩銀子,若遇大災年還可以暫停一年還款。這種情況下,三十畝地耕種,怎麼也不用擔心這三兩銀子的還款的。
一個上等兵一年餉銀可就能到手四十兩半,還存了二十七兩的養老金呢。
“陛下,臣覺得陛下確實心懷將士,不肯辜負他們,但這個標準確實有些高,這三十畝地分期無息賣給士兵,那基本等於把官田白送了。那個每年增加三個月餉,現在看不多,可一個上等兵,一年累積二十七兩,十年就是二百七十兩,要是三十年能得八百一十兩了,十萬兵可就是八千一百萬兩!”
“韃子給八旗兵丁待遇雖厚,但滿州、蒙古、漢軍八旗全加起來,也才不過十萬,而且他們的這待遇,也未必全落實。”
“劉總憲不需要這般多說,八旗不到十萬是沒錯,但他們這銀子是真給,雖然也會有些克扣貪汙等,但這是下麵人問題,韃子朝廷是真給了的。
我們現在兵馬比他們多點,但那也是因為我們是新軍,還沒有他們裝備好,沒有他們訓練足,沒有他們經驗豐富,所以必須得多練些兵才行。
一個戰兵一年五六十兩銀子,不要嫌多,這是衝在最前線,以命為國拚殺的衛士,這錢花的值,也必須得花。
等什麼時候驅除韃虜,恢複中原,我們再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那時再來削減軍隊,節省軍費不遲,現在,舍不得往軍隊往士兵身上砸銀子,這就是自廢武功自尋死路!”
“朕相信,韃子都舍得砸,也砸的出這麼多銀子在軍中,在士兵身上,那朕為何就不行,我大明為何就沒銀子砸,還是不肯砸?”
“朕想對諸卿,對天下人說,若沒有這些奮不顧身的將士們拋頭顱灑熱血,如今的江南安得寧靜?”
“想想韃子這些年做的惡,去年他們屠揚州,八十萬人大城,成為鬼獄。
如揚州這樣被屠的,還有無數沒被屠,但被劫掠一空的城鎮,若沒有大明的將士們奮起反擊,如今江南安的寧靜?”
“看看現在的淮南、山東、河南等地,現在還是一片戰火,水深火熱之中,所以將士們在前線守邊、殺虜,後方的士紳地主、工匠商人、農夫百姓們,也應當團結一心,眾誌成城,各出一份力量,地主納糧,商人繳稅,齊心協力,共創太平!”
一番話說的眾臣們都很激動。
不過劉宗周在沉吟了一會後,還是據理力爭,他同意提高給將士們的福利,但也認為眼下財政壓力大,就算擴軍也得一步步來。
各省的省營,他提出應當加快整編,特別是後方的省,應當先隻編一鎮,比如福建、廣東、浙江、江西、江蘇、廣西、貴州這七省,先隻整編一鎮,五千甚至三千兵就好。
不打仗,整編兩鎮一萬人,那壓力太大。
有三五千,再配上些團練,穩定後方治安應當不成問題,可節省許多開支。
江西行營、廣西行營,都可以暫時不設,以後再慢慢來。
禦營各鎮,八千人還是太多,應當五千戰兵一鎮,現有的這本部二十一鎮足夠多了,甚至可以隻保留二十鎮,總共十萬戰兵。
湖廣、川貴、陝甘、福建四行營,也應當改成五千人營,或者擴編為兩個行營,各四千人。
總之,劉宗周認為,軍隊不是光有數量多就行,還是得精銳能戰,如果數量少些,就能裝備更強,軍餉糧草等也更能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