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師夷長技以製夷(1 / 3)

王桑榆靠在爐邊看書,爐上還架著壺燒著水。

朱以海掀簾進來時,她有些意外的笑道,“這莊子上人都跑哪野去了,就連個看門的都沒了麼,也沒有人通報一聲,讓我好去門口迎接去。”

“今天風大雪大,莊上門子倒是很敬業的守著,是朕讓他們不用來報。”他徑直解下紫貂裘袍,摘下帽子手套,也在爐邊坐下。

“看什麼書呢?”

王桑榆把書封亮了一下,“奉天書局最新編的一套《海國圖誌》,挺有意思的一本書,足不出門,卻能知曉世界。”

朱以海當然知曉這本書,這還是他讓東宮牽頭,太子掛名編的書,既為了開民智也為了增加太子名望,朱以海拔了一大筆經費,選調了許多官吏文人,開啟東宮編書。

但與當年朱棣編永樂大典不同,東宮的編書計劃,從紹天正音、到前明書,再到紹天字典、紹天曆書等外,還有比如海國圖誌在內的天文地理類書等。

這套海國圖誌,總共一百卷,計劃有百萬字,其中還有大量的地圖、插圖,甚至還有皇帝和太子分別寫的序,不僅介紹世界地理,還介紹當今世界各國,並簡單的介紹了各國曆史。

既講解風土人情,也增加了不少西洋技藝等,對他們的科學技術、文化藝術等都有不錯的普及介紹。

整套書的思想上還是比較中肯的介紹各國,而不再是簡單的把他們稱為四夷,而是抱著開放的態度放眼世界,鼓勵大明子民能夠胸懷世界。

“以前總聽說鄭和七下西洋,但不清不楚的,看了這套書,有地圖有航線還有文字,才知曉他原來這麼了得,二百多年前我大明已經能夠遠航西洋,甚至元朝時居然已經有官員使者乘船到了非洲。

葡萄牙、西班牙原來這麼小,而他們居然能夠發現新世界新大陸,在那裏挖出無數金銀來,還能遠航來到東方,在這裏殖民,確實了得。”

“嗯,不可小瞧,一味自大,是不行的,固步自封,也是不行的,時代前行,我們也得適應發展。閉關鎖國,遲早要被拋棄落後。”

王桑榆起身給情人倒了杯茶。

一杯紅茶,冬日裏的一杯暖暖的紅茶,確實挺讓人暖心。

“朕給你帶了幾件呢絨,都是英國使者進貢的。”

英國使者其實是英國商團代表,其中最主要的是東印度公司的代表,英國東印度公司雖然原先不如荷蘭東印度公司有名,前些年在南洋發展受挫,退回了印度一帶發展,卻反而發展迅猛起來。

當初英國人其實也曾想在遠東插一腳分一杯羹,不僅想在日本建立長久商館,也想在大明占一塊地,還想在南洋的香料生產貿易中插一腳,隻可惜並不順利,後來幹脆專心在印度那邊發展,反而搞的風聲水起。

他們在那邊也是一家獨大,隨著大明對外的貿易加強,特別是朱以海有意與各國一起貿易合作,而不是讓荷蘭一家獨大,所以英國被大明主動拉上,倒是一拍即合。

現在英國東印度公司僅每年從大明出口茶葉貿易裏麵,就占據了三百五十萬英鎊的巨額利潤,這還沒算上英國這幾年不斷暴增的茶葉進口征收的關稅暴利。

葡萄牙的衰弱,讓英國人強勢補位,他們占據著印度洋上重要的位置,連在南洋占有霸主地位的荷蘭人也壓製不住他們,而西班牙也是已經衰弱,在南洋也隻守著呂宋群島,他們的太平洋美洲航線,因為國內的法令控製,導致航線貿易量大減。

“這是白地紅花猩猩氈,你看喜歡嗎?”

猩猩氈又叫呢絨,是羊絨羊毛紡織品,這也是近年進口西洋商品裏的主要產品,大明百姓慣稱為毛料,主要是做冬裝。一般輸入常見的呢絨又有哆羅呢、猩猩氈、羽緞、羽紗、嗶嘰緞、番紦等。

朱以海送給王氏的這猩猩氈,其實就是紅色的哆羅呢,是其中品質較好的一種。朱以海今天還拿了些羽鍛來,羽鍛也叫羽毛紗,但並不是羽毛織成,最初是駱駝毛製成,後來也主要是用山羊毛和絲,或山羊毛加棉製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