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河西(3 / 3)

連自己的兄弟,也沒有勇氣,他也就徹底的沒了想法。

就這樣吧。

起碼鄂爾多斯草原,和大半個後套平原,以及狼山北的草場,不是還保住了嗎?

朱以海在寧夏檢閱了駐防禦營。

寧夏在明朝屬於九邊重鎮之一,修有長城防禦,在考慮許久後,朱以海還是把寧夏劃歸綏遠省。

而原歸甘肅的平涼、涇州、慶陽這三個六盤山以東地區,劃回陝西管轄。

陝西地界便是北及長城邊牆,西及隴山,其南麵則是越過秦嶺,把漢中、興安和商洛三府劃入,東抵黃河為界。

甘肅省地形則比較特殊,西抵敦煌,南至白龍江,東及隴山,北抵長城。

經河西走廊通西域,沿河湟穀地通青海,順黃河直入河套,沿渭水直趨關中平原,沿白龍江還可以直抵漢中或是進入四川。

這塊地可以稱之為中原王朝的一把利劍,劍鋒直指西域,劍刃兩側是青藏和蒙古,這塊地方是絕不容有失的。

河西走廊和河湟穀地是隴右米糧川,是經營隴右的支撐點。

明朝為防蒙古,甘肅的長城,從寧夏修到肅州嘉裕關,曾經失去了關西七衛之地,哈密也是兩奪兩失。

到如今大明重返敦煌,屯兵星星峽,甚至蒙古各部都紛紛歸附臣服,不過在檢閱兵馬之後,皇帝並沒有表現多少輕鬆。

這一路西巡,倒不算疲憊,最主要的還是他發現西北邊地的現狀,比預料的還要差許多。

不說之前長城以北的地方,就算到了寧夏,這長城之內,九邊重鎮,在剛經曆了多年戰爭,尤其是這次動亂後,也非常殘破。

人口稀少,工商凋敝。

不少官員請求對那些亂民從輕發落,仍許他們回鄉耕種,或是打散再安置,也有人提出把亂民打散後附於漢莊的。

但這些請求朱以海都否決了。

既不能因噎廢食,更不能飲鴆止渴。

如今在西北,洪承疇吳三桂張勇等人的名字,能夠小兒止啼,甚至連皇帝都被罵為暴君。

但既然決定做了,就得堅定不移的做完。

寧夏西門鎮遠門城樓上,皇帝跟文安之等大臣在欣賞著這北地雪景。

多年戰亂饑荒人口銳減,現在更是少了近半人口了。

對於這樣的邊省,一下子少了這麼多人口,是很可怕的事情。

爭議最主要的問題還是現在損失人口太多,朝廷現在也沒辦法遷來這麼多人。

嚴我公的提議,算是個折中方案。

吳易的太過寬鬆後患很大,朱大典的則成本太高,且會讓陝甘人口大流失。

朱以海在猶豫。

他得權衡利弊得失。

最終他還是決定同意嚴我公的建議,這次西巡,他也發現雖然蒙古、女真等紛紛臣服,大明也終於再次邁出長城之外,但現在各地不管是建驛站還是屯兵築城,都極缺人口。

沒有人口,那一切都能長久持續。

朱以海鄭重道,“可以按嚴先生的建議辦,但有一條是紅線,絕不能逾越……”

“就按嚴先生的建議辦吧,先擬一個詳細具體的章程出來。”朱以海最終拍板。

(……修改………)

。您提供大神木子藍色的海上升明帝起點中文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