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善守者十兵不圍(1 / 2)

然而四百多人天才亮又隨榆花他們回來了,榆花、懷懷、梗梗、望弟、悔來她們帶來三千多募兵,年紀在二十至四十之間,沒有統一著裝。

五百兩白銀,在貧苦人家,相當於一輩子的收入,有了這筆錢,家人能在兵荒、饑荒中存活下來。

馬場人安排他們從屍體身上剝皮胄。

榆花、懷懷、梗梗、望弟、悔來找到秦子追和鄭叔,說:

“兵部的人來了。”

朕叔、秦子追出林子,四個官員站在過道上看戰場,還有一個人,是蝶兒。

兩人下到過道上。

“軍部劉驃騎、王驃騎;兵部張大人、溫大人。”蝶兒介紹。

“沛德馬場幀元;秦子追。”秦子追省了馬場名號。

“你們是怎麼做到的?”王驃騎問。

“側翼被我們驚擾了一下,他們判斷失誤,自己人幹上了。”

“四位大人,您們看能不能調兵過來?”

“能不能調兵,我們會回去商議?你們有什麼想法可以跟我們說。”

“叛軍善馬隊集群衝擊,馬隊到了山地、林子使不上勁。現在我們有三千多善打山地、林戰的人,左右邊還有七千多善打山地、林戰的馬場人沒過來。兵部如果能調兵到這裏,我們可以阻住叛軍圍城。”

“叛軍善打野戰,一道林子攔不住他們。”

“山地、林子也是野戰,進了林子我們可以以一敵六。”

“他們可以圍住你們,攻打京城。”

“圍住我們可以牽製他們不少兵馬。”

“他們可以不睬你們,攻打京城。你們是步兵,敢出這片林子嗎?”

“……不敢。”

“如果有馬,我們敢跟他們打馬戰。”鄭叔說。

“叛軍鋒芒正盛,當下避其鋒芒,應該不為錯。”

“叛軍的鋒芒會折在這裏。”鄭叔指著一地的死屍。

“叛軍指揮失誤,不會有第二次了。”

“是我們正確的判斷,造成叛軍的失誤。”

“兵家用兵,有大忌、小忌之分,他們犯過一次大忌,不會有二次了。”

“四位大人,叛軍一定會來圍我們,你們可以捕捉戰機。”

“這個我們會考量。”

“善守者,十兵不圍,別看這隻是一片林子,如果你們肯出城,這裏就是支點,野戰會圍繞它展開。我們輸了,可以退守京城;贏了,能把叛軍拱出潼關。要打垮叛軍的馬隊,不能放在京城,應該放在這裏,這裏距潼關隻七十裏地,是肉中刺。”

“潼關沒攔住叛軍,你不會想拿這片林子說服我們吧?”

“潼關破了,他們一樣可以破京城。我們不是要攔住他們,而是像這樣。”秦子追也指了一下一地的死屍。

“我們會考量你的話。說說你們的山地、林戰是怎麼打的。”

鄭叔、秦子追領幾人到林子邊。

“雪下埋有防馬隊、步兵的木簽。叛軍的馬隊、步兵到四百步外我們會爬上樹發遠箭,叛軍的箭射不到我們,我們卻能射到他們;靠近林子後,樹上的人會下來,一百步外開始發箭,他們一樣很難射到我們,在林子裏我們拉了被卷。”

秦子追帶他們到林子裏,被子一床連一床綁在樹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