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安遠門皇宮外,旌旗招展。
鼓聲陣陣,聽起來悠遠而肅重。
將士穿雲甲,身披銀刀配鞍馬,站立一旁,左手端著一碗酒水,抬頭看向前方。
心中的思緒一時半會兒之間,不知道飄向了何處。
此刻,唐太宗李世民正站在那高塔之上。
親自擂鼓,鼓聲陣陣,一會兒如雨點錘擊,一會兒如悶雷震響。
一連八十一響後。
李世民收錘,手舉酒杯對準前方將軍,大聲吼道。
“朕在此處,靜候你們的好消息。”
“將士們,幹完這杯酒,便出征!”
說罷,李世民便是扭頭過去,一飲而盡。
領頭的羅通,長孫虎,秦用,薛丁山,尉遲寶林,程鐵牛等眾頭領同樣也跟著一飲而盡。
“我等叩謝陛下,不破南詔終不還!”
“不破南詔終不還!”
背後那三千將士們異口同聲道,李天也是神情肅重將酒喝下。
此刻他的馬背之上同樣放著一個大大的背包,此外還有連發的箭弩,兩把長刀以及一些其他的小玩意兒。
“大軍出發,望諸位凱旋。”
那唐皇李世民在高台之上再次一吼,大軍便在此刻急速前進。
三千名甲士,再加上各路領兵,以及李天等幾人,速度奇快。
這3000戰馬可是唐朝之中最好的戰馬,它們是從各地征集而來,經過訓練,強行打造,可以說養這一匹馬,就比養活普通一家人還要貴。
3000名士兵浩浩蕩蕩急速前進,沒過多久,便從這點將台的場地上消失,李世民抬頭看一下遠方,眼神之中帶著一絲期盼。
“陛下,外麵風大,咱們該回去了!”
“暫時不著急,過會再說吧,朕心裏麵有些憂慮!”
李世民感慨了一聲。
那三千鐵騎兵之中有一位則是他的兒子,也是當今太子李承乾。
本來李世民是拒絕讓自己太子入騎兵隊伍之中,可是偏偏李承乾太過傲氣。
無奈之下,李世民也隻能點頭同意。
畢竟經過此役之後,下麵的那些皇子怕是再也沒有一個人敢不服了。
治國安邦,文韜策略,平日裏李承乾已在朝堂展示了。
如今,僅僅隻差,帶兵打戰這一樣了,若能圓滿那李承乾便是一個完美的太子,也是一個完美的儲君。
“陛下,我想您不必憂慮,那大唐第一勇士李天不是也在其中嗎!”
“此外又有10名長安大內高手相隨!何況太子平日裏也並未荒廢武學,以咱家來看,應不會出現什麼意外。”
“但願吧!”
李世民笑了笑。
“起駕回宮,處理政務!”
如今朝中的武將大多被派到邊境,文官一大部分又忙於後勤,哪怕是魏征也是親自遠赴江南。
三省六部之中,僅剩下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在主持。
他這個做皇帝的也得過去處理一下,畢竟很多事情他們兩個人不好擅自做主。
……
長安城外,百裏路!
青草綠木繞山巒,溪水潺潺魚蝦躍,空中亦有鳥兒飛,一片其樂融融之景。
3000戰士們!騎行的速度很快。
按照正常行軍,大約隻需兩天一夜便可到達。
不過他們胯下的戰馬非同一般,再加上他們本就是急行軍。
因此速度不慢,除了中間休息過兩次讓馬兒喘息外便是一路狂奔。
“大軍繼續前行,到前方300裏處小亭便可休息一次!”
領軍的羅通一聲吩咐,周圍的幾位統領,便各自將命令分發下去。
“掌櫃的能受得了嗎?”
此刻,皇甫金德走上前來輕聲說道。
自家掌櫃的似乎並不是善於騎馬。
“沒啥問題,跑就是了!羅同已經說了,到前方再休息,到南詔樟木林再停軍整備,暫時雖有不適忍著便可!”
說著,李天朝著自己的口中扔了兩顆口香糖咀嚼著,打發時間。
同時,不忘打開地圖。